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一战爆发后,甘地曾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应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了此时甘地(     
A.放弃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B.萌发了民族独立的意识
C.转变了民族独立的斗争策略D.开创了民族独立新形式
2 . 1935年英国人制定的《印度政府法》,使得参加普选的选民已达3500万,其中包括600万妇女和300万“不可接触者”,国大党通过选举获得的议会议席高达70%。这一法令的通过(     
A.标志着印度民主改革意识觉醒B.确立了国大党在印度的主导地位
C.瓦解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D.彰显了印度自治运动的巨大作用
2023-03-22更新 | 480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15世纪未到19世纪晚期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这一变化根源于(     
A.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B.新经济因素的不断发展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1年,甘地在《少年印度》中提出制定一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旗帜的建议。他写道:“每一国家都需要有代表性的旗帜……因为旗帜代表种理想。”同年,一面有甘地印记的三色旗诞生。其中,红色代表印度教、绿色代表回教、白色代表其他宗教,旗帜正中绘有纺车图案。据此推测,甘地的“理想”是(     
A.将消除种姓制度与发展民族工业相结合B.以“仁爱”作为主旨进行“消极抵抗”
C.在西方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传统经济D.通过民众团结和经济自主以争取独立
2022-09-30更新 | 586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就已经有民主了,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批评它是坏东西,是暴民政治、反面教材。因此被西方提防了两千年。到了19世纪,民主逐渐变成了好东西,这一转变堪称西方文明最华丽的转身。民主得以翻盘的基本条件是“新思潮”的出现,它强调“弱势群体”的平等。西方推动将其变成强势平等,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行动,甚至变成了西方搞得天翻地覆的运动,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最终,民主被落实成了不容反驳的定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登上了政治宝座。顺着这个逻辑,民主在19世纪得以咸鱼翻身,顺利成为了现代西方政治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材料二   一位英国人1906年的一封信:“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厌恶统治者,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更好的政体。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在波斯,这种觉醒看来更像是采取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形式。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泛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期的睡眠中觉醒,我们即将亲眼看到千百万有忍耐力的人群起来反对无所不为的西方剥削。”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对待民主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说明“现代西方政治基本框架”的典型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东方“觉醒”的特点及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东西方社会转型的相似路径。
6 . “在帝国主义时代到来的时候,战争成了强权的侍女,几乎到了任意指使的地步。各大国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重新得到更大的殖民地,拥有更多的财富,但却不能遂愿。”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是(     
A.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B.一战爆发前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
C.交战双方在长期战争消耗中两败俱伤D.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觉醒并争取独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2022-06-22更新 | 7583次组卷 | 50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5年,越南成功摆脱法国统治,胡志明在《越南独立宣言》的一开始便提到杰斐逊关于人类平等与不可剥夺之权利的“不朽声明”。在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主张多数决定原则与权利均等原则,譬如革命领袖纳尔逊·曼德拉便极富感染力地讲述了“彩虹之国”的宽容以及该国对白人少数族群的尊重。由此可见
A.亚非民族民主运动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美国的政治制度被世界广泛效仿
C.独立战争引发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
D.民族平等在新兴国家已基本实现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进程》

材料二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要按照民主的原则解决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的迫切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摘编自1945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1)指出材料一中“亚洲本身都变了”的具体含义,请结合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处理战后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2022-06-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复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地区国家主要史事
亚洲中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印尼印尼民族大起义
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A.改变了国际格局B.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C.瓦解了殖民体系D.以本国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