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印度国大党在1885年成立时的宗旨是“希望加强目前的政府,使其更接近民众”。印尼“伊斯兰教联盟”在1913年成立时的宣言是“和政府站在一起,并且取得政府支持……逐步以合法的途径达到自治”。据此推知,这两大政党的共同诉求是(     
A.支持政府改革,主张民族自决B.坚持改良方式,谋求政治权益
C.维护工农联盟,稳定社会秩序D.反思革命道路,推崇宪政体制
2023-10-17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阶段,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中后期,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以上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国家民族意识的高涨B.亚洲地区先进政治人物的推动
C.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D.民主启蒙思想在亚洲地区传播
3 . 1919年3月,印度因抗议“罗拉特法”而举行总罢工:5月,中国发生五四运动:6月,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等地发生了反英暴动:7月,土耳其的凯末尔提出民族自决。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A.提高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B.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
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壮大了第三世界力量
4 . 一战爆发后,甘地曾诚恳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出(     
A.国大党萌发民族独立意识B.甘地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D.民族自决思想影响甘地转变
2023-03-31更新 | 1300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5年英国人制定的《印度政府法》,使得参加普选的选民已达3500万,其中包括600万妇女和300万“不可接触者”,国大党通过选举获得的议会议席高达70%。这一法令的通过(     
A.标志着印度民主改革意识觉醒B.确立了国大党在印度的主导地位
C.瓦解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D.彰显了印度自治运动的巨大作用
2023-03-22更新 | 47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15世纪未到19世纪晚期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这一变化根源于(     
A.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B.新经济因素的不断发展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7 .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曾十多次绝食,三次被捕入狱。为抵制洋布,他亲自手摇纺车织布;为反对英国食盐专卖,他和群众一起自煮食盐。在他的号召下,印度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由此可见,甘地的活动(     
A.加快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B.促进了印度民众的真正觉醒
C.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支持D.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
8 . 朝鲜停战的前一天,古巴的卡斯特罗开始武装斗争。越南人民军受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鼓舞对法国殖民军开展全面攻势,法国政府在第二年宣布撤军。1954年秋,非洲阿尔及利亚开始抗法民族解放战争。这可用来说明,抗美援朝(     
A.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示范B.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D.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1年,甘地在《少年印度》中提出制定一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旗帜的建议。他写道:“每一国家都需要有代表性的旗帜……因为旗帜代表种理想。”同年,一面有甘地印记的三色旗诞生。其中,红色代表印度教、绿色代表回教、白色代表其他宗教,旗帜正中绘有纺车图案。据此推测,甘地的“理想”是(     
A.将消除种姓制度与发展民族工业相结合B.以“仁爱”作为主旨进行“消极抵抗”
C.在西方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传统经济D.通过民众团结和经济自主以争取独立
2022-09-30更新 | 580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就已经有民主了,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批评它是坏东西,是暴民政治、反面教材。因此被西方提防了两千年。到了19世纪,民主逐渐变成了好东西,这一转变堪称西方文明最华丽的转身。民主得以翻盘的基本条件是“新思潮”的出现,它强调“弱势群体”的平等。西方推动将其变成强势平等,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行动,甚至变成了西方搞得天翻地覆的运动,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最终,民主被落实成了不容反驳的定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登上了政治宝座。顺着这个逻辑,民主在19世纪得以咸鱼翻身,顺利成为了现代西方政治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材料二   一位英国人1906年的一封信:“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厌恶统治者,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更好的政体。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在波斯,这种觉醒看来更像是采取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形式。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泛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期的睡眠中觉醒,我们即将亲眼看到千百万有忍耐力的人群起来反对无所不为的西方剥削。”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对待民主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说明“现代西方政治基本框架”的典型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东方“觉醒”的特点及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东西方社会转型的相似路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