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一战后,西方殖民国家调整南亚、东南亚殖民政策。英国实行所谓宪政改革;美国实行“菲律宾化”,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荷兰继续奉行所谓给殖民地以权力和福利的“道义改革”。这些调整(     
A.基于宗主国一战后实力衰退B.使古老亚洲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旨在以退为进维护原有统治D.旨在破旧立新直接控制殖民地
2023-01-12更新 | 830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地区国家主要史事
亚洲中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印尼印尼民族大起义
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
拉丁美洲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A.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B.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
C.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2022-08-30更新 | 462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大党成立后,提拉克用古印度典籍《薄伽梵歌》论证民族派政治纲领的合理性,认为宗教是民族历史的依托,是使人民互相接近的重要手段,并宣称《薄伽梵歌》是“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这一做法意在(     
A.改造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B.宣传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主张
C.谋求民族派合法政治地位D.凝聚民族精神以求国家独立
4 .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特点是
A.都采取暴力斗争手段反殖民统治B.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领导
C.都结成了反帝统一战线进行斗争D.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进行斗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示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短暂和平时期的若干历史事件。从全球的观点看,这些事件反映出当时
时间地点概况
1917年墨西哥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继出现两次高潮
1936年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通过游击战争,反抗意大利法西斯的非法侵占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具有稳定性
B.亚非拉反殖民斗争具有多样性
C.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人类公敌
D.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广泛认同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3)结合材料、二,简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7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改革运动既有中东地域型的凯末尔改革,也有东非地域型的埃塞俄比亚改革,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则掀起了卡德纳斯改革,但改革成效大不相同。由此可知,亚非拉改革运动
A.深受世界大环境影响B.成效取决于领导阶层
C.带有明显地域性特征D.没有革命运动成效大
8 . 列宁在《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一文中写道:“在亚洲,强大的民主运动到处都在发展、扩大和加强。那里的资产阶级还同人民一起反对反动势力。数亿人正在觉醒起来,追求生活,追求光明,追求自由。”文中的“觉醒”主要是指
A.亚洲人民都行动起来反帝反封建B.无产阶级开始领导斗争
C.都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D.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2020-04-14更新 | 475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