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文中“民族”一词写作“nation”,字面意思是“出生、出身、起源地”。中世纪的巴黎大学按照四个“民族”划分教员和学生,每一个“民族”群体来自于相同的地方,讲同样的语言。另外,文化、历史、传统习俗、宗教被视为衡量民族特性的重要标准。18世纪,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狄德罗对于民族的定义是:“作为一个集合名词,民族指代的是相当大的一群人,他们居住在一片有明确限定的国家范围之内,并且遵从同一个政府的命令。”法国大革命后正如《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称的:“所有主权在根本上属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得行使非直接来自于国民授予的权力”。这里的“国民”二字在英文中使用的是“nation”,当法国的革命者们使用它的时候,所指显然超过了国王与贵族的范畴。此时的民族意识与反对封建争取平等与自由的意识相一致。法国民族主义一开始就显示出极强的政治影响力,并且随着法国大革命的进展迅速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德意志民族主义产生于欢呼法国革命和反对革命法国的斗争中,德意志知识分子和开明领袖痛感必须有某种统一。普鲁士承担了这种责任,同时也将“强权原则”、国家利益至上主义推向极致。

——摘编自陈乔一《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民族主义及民族历史书写》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民族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大大增强。十月革命后,一些原先求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转向求助于苏俄政府,他们也演变为初步的共产主义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下,各国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团体或政党。至20世纪20年代末,共产党组织在中国、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陆续建立。

——摘编自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世纪相比,18世纪欧洲民族主义的特点,并分析法国民族主义对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主义浪潮的特点。
2 . 印度国大党领袖提拉克(1856—1920年)宣称《薄伽梵歌》是印度“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他用《薄伽梵歌》论证其政治纲领的合理性。提拉克的做法(     
A.复兴了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B.巩固了国大党的领导地位
C.打击了印度的封建顽固势力D.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斗争
3 . 朝鲜停战的前一天,古巴的卡斯特罗开始武装斗争。越南人民军受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鼓舞对法国殖民军开展全面攻势,法国政府在第二年宣布撤军。1954年秋,非洲阿尔及利亚开始抗法民族解放战争。这可用来说明,抗美援朝(     
A.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示范B.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D.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