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形成了20世纪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各种既有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西方先进文化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纷纷兴起,如中国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印度的甘地主义、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等,形成了一场出现于亚非拉各国间的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它们利用本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步转化所获得的驱动力,摧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创建了民族独立国家

——摘编自徐煌《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回顾历史,非洲国家政局虽总体趋稳,但在独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不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非洲国家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盲目模仿外来经济发展模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相关统计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来看,非洲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处于单一经济结构,而且出口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农、矿初级原料产品,基本找不到工业制成品或者加工产品。长期以来,非洲是接受国际援助的主要地域之一,2017年约占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对外援助总额的28.6%,国际援助已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解决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重要补充,而这却助长了非洲的依赖综合症,削弱了非洲国家的治理或行政能力,从而加剧了非洲经济发展的困难。

——摘编自舒运国《试析独立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亚非拉国家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后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简要谈谈应如何应对。
今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概括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总体有何新特点。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就亚非拉民族主义而言,20世纪出现过3次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出现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埃及独立运动等民族独立斗争,欧洲建立了波兰、芬兰、南斯拉夫等民族独立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泛开展民族民主运动,彻底摧毁了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崩溃,在冷战时期掩盖着的民族矛盾突然爆发,东欧、中亚等地区接连发生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同时,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冲击,引起民族主义强烈反弹。

对于亚非拉国家和民族来说,民族主义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个双刃剑。在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主义作为动员群众的思想武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单纯以民族主义作为指导,处理一切纠纷,使民族主义恶性膨胀,就会导致民族冲突。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轨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族主义”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亚非拉民族主义而言,20世纪出现过3次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出现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埃及独立运动等民族独立斗争。欧洲还建立了波兰、芬兰、南斯拉夫等民族独立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泛开展民族民主运动,彻底摧毁了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崩溃,在冷战时期掩盖着的民族矛盾突然爆发,东欧、中亚等地区接连发生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同时,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冲击,引起民族主义强烈反弹。对于亚非拉国家和民族来说,民族主义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个双刃剑。在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欲立的斗争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主义作为动员群众的思想武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单纯以民族主义作为指导,处理一切纠纷,使民族主义恶性膨胀,就会导致民族冲突。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轨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20世纪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某次高潮,说明其意义。
2023-02-22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16·纲要下册第1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对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早年入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后曾接受西方教育。1905年,他将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他曾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专注于实业,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并表示自己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二十万里铁路,使中国早日富强。在《实业计划》一书中,他规划了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提出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条件下,引进外资和技术。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多次提到“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

材料二   甘地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家庭,曾赴英国学习法律。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此背景下,甘地举起非暴力不合作的旗帜,发动群众进行争取自治独立的斗争。甘地认为,“非暴力”的核心就是“爱”,他主张:“非暴力不但具有‘不伤害’的消极方面,而且具有‘爱’,即对犯错误者行善的积极方面。”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即爱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弃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在他及国大党的领导下,共进行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斗争。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回到纺车去”成为甘地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成为他的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民主义.甘地主义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形成不同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民主义和甘地主义共同的历史意义。
(3)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2022-07-2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列强势力的消长,同时俄国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人民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起源于欧洲的民族主义却在其殖民地获得了第一次宣扬…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在大战期间忙于相互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   1935年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的进攻在西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受谴责的倒行逆施。亚洲短命的日本帝国也大大促成了殖民地革命。他们被迫交出占领地时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年代里,这种运动随着受过西方教育的土著知识分子的成长而获得了力量,民族主义领导人是那些曾在西方大学里学习并注意到西方现行制度的人,如:甘地、尼赫鲁、苏加诺……二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最后,如同一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来自德里的马》发表于《蒙巴顿方案》公布的第三天,漫画中一匹来自德里的马被一分为二,分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两部分。骑士蒙巴顿爵士将印有“自治领先地位”的马鞍盖在马身上,漫画配文“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

《苏伊士运河的巨人》发表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不久,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正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位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拦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3)请提取材料三中两幅时政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简述如何更好地发挥时政漫画以图证史的作用。
2022-07-14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20世纪两个规模最大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国联盟约初稿仅在11天之内突击完成。国联共有英、法、意、日和中国等63国参加,美国并未加入,苏联也仅在1934年成为会员国,旋即于1939年被开除。国联在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通过原则,使会员国普遍拥有否决权,因此失去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国联盟约虽列有实现集体安全的多项条款,但并没有宣布战争为非法,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不允许会员国进行战争。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后,国联陷于瘫痪状态,已名存实亡。


联合国的诞生经历了近4年的酝酿和筹备过程,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联合国由成立之初的51个创始会员国,到1995年已多达185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已近120个,占会员国总数的2/3。联合国宪章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宪章不但废弃了战争的权利,而且废弃了诉诸武力的权利,它把制裁侵略的机制规定得较为完整周密,同时拥有维和实力。

——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异同,并分析二者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发展。在东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在东南亚,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起义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在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此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关系。
2022-01-12更新 | 48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摘编。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4课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5课北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6

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8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0

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目录中的两处空缺进行补充,并说明理由。(所补充的内容及理由须观点正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
2021-07-0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至1945年西欧历史发展的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2021-06-15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