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非暴力抵抗是一种自我纯洁的过程,而我们的斗争又是一个神圣的斗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自我纯洁的行动,似乎是很恰当的。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孟买的总罢市是完全成功的……那时的盐税是极不得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还有过一次争取取消盐税的强大运动。我因此建议人民可以置盐税法于不顾,在各人家里,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把这两本书加以重版并公开售卖似乎是进行文明的不服从的最轻易的办法。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甘地倡导“非暴力抵抗”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1-12-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甘地出生在一个宗教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中,从童年时代起便深受印度教教义的影响。面对祖国被强大异族统治的现实,少年时代起甘地就不断地寻找印度自强之路。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目睹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社会财富不均,两极分化严重,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因此,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用村社的自治、自给、自养的经济来代替集中的大机器生产。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

——摘编自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经济思想形成的原因。
2021-11-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零诊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在亚洲,中国共产党成立,印度掀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非洲,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和逐渐瓦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1-10-2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秩序的安排主要是通过英、法、美之间的博弈实现。博弈的结果是成立国联并由英国和法国主导。国联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秩序所代表的利益分配格局倾向于英法等传统欧洲强国……因此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

——摘编自王黎《欧洲外交史1494-1925

材料二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决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重建印度文明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

——据【印度】P.A.那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整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之前那样集中的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显著增长的生产率、全面的繁荣和共同市场的建立使经济独立成为可能,使西欧具有能与美国相比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从性质和盟约的角度,说明国联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并根据材料一分析“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的原因。
(2)材料二中,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概括甘地对“重建印度文明”的观点。指出二战期间甘地提出的主张和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东欧依赖苏联”的政治表现和“美国经济援助”的名称。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格局的新变化,并用一句话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他顾,暂时放松了对亚洲地区殖民地附属国的控制和压制。一战后,在苏俄的影响下,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五四运动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运动;甘地和国大党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冲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并于1926年领导了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荷兰殖民主义的武装起义,但遭到血腥镇压。起义失败后,印尼大批民众转向苏加诺领导的印尼民族党,主张走温和路线的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独立运动的领导权。总之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形成了冲击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巨大力量,这股力量又连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成为20世纪30年代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中坚。

——据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历史背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他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摘编自[印度]克里帕拉尼《甘地》

材料二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但是,因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干预等原因,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1934年7月,拉萨罗·卡德纳斯当选总统,依照新宪法原则实行改革。他实施废除封建大地产法令,在6年任期中使将近100万农民无偿得到4 500万英亩土地;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国有化过程中,政府支持工人组织要求,签订了有利于工会的各集体合同;1938年3月,改组以军事寡头为主体的执政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等等。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卡德纳斯改革的原因,并简析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意义。
7 . 民族主义与20世纪人类的战争与和平有密切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记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对法国而言,“瓦尔密战役”的性质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民族主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这一思潮盛行的经济根源。
(3)材料三中体现出的凯末尔的民族主义与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阐述的民族主义有何不同?
(4)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2019-09-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凯末尔党人废除了一夫多妻制;1926年,强制推行文明婚礼;1934年,国家规定妇女和男人在担任公职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1926年上半年,土耳其开始采用欧洲历法,并同时照搬瑞士民法和意大利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取缔封建时代的敬称;1925年9月,土耳其封闭了所有的宗教神殿和托钵僧修道院;同年11月,国家禁止男人戴传统的土耳其费兹帽,代之以西方式的礼帽。

——昝涛《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

材料二   M·哈坎·雅乌兹在评价凯末尔政权的世俗化改革时,认为尽管国家实行世俗化的政策,但对于民众来讲,伊斯兰教仍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世俗化政策使得土耳其国家和社会逐渐疏离。国家与社会疏离是传统社会的特征,而凯末尔是以一种专制代替了另一种专制,同样造成国家与社会的疏离,似乎说明其改革少有进步可言。

——周术情《现代化语境中的权力重构》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