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材料 德军席卷西欧,震撼美国人心,孤立主义势力受到打击。1940年6月3日,美国鉴于英法式器在敦刻尔克丢失殆尽,决定将首批军火以私营公司名义转卖给英法。11月5日,罗斯福第三次当选总统。为冲破法律障碍,说服国会和人民,他连续发表讲话。他说:“就是从美国防御的自私观点出发,我们也应该尽力帮助大英帝国保卫它自己。”1941年3月,《租借法草案》由总统签署生效,主要内容是,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给、借予或转让任何军需产品”。其适用范围后来逐渐扩大到40余国。美国总统杜鲁门说:“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一个俄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租借法》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台《租借法》的影响。
2 . 如图是发表于二战期间的一幅漫画,题为《镰刀和斧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许多国家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该漫画就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某一历史情形,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不列颠之战使德国侵略计划首次未能得逞
B.莫斯科战役宣告德陆军“闪电战”的破产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
D.意大利投降使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3 . 材料   二战时期,中国在积极寻求与英美进行远东军事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了收回香港的问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重庆国民政府新任驻英大使顾维钧,就曾奉蒋介石之命向英国政府说明香港是中国政府渴望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到来,中国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宣布对日作战的目的是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人们在欢呼《开罗宣言》的同时,也殷切期待着香港能回到祖国怀抱。……重庆国民政府虽然出于稳定自身统治的目的,希望收回香港主权,但为取得英美对其反共灭共这一中心目标的支持,不愿在香港问题上与英美闹翻最终不得不屈从美国压力,对英国妥协致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收复香港的极好机会。

——摘自袁成亮《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中国为收复香港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宣言》的签署对香港问题产生的影响。

4 . 材料   在军队官僚体系的痛疾促使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决定在缺乏1/3作战航母与舰载机的情况下强行发动中途岛战役。美军拦截日本情报,完全了解了日军的作战计划。1942年5月27日,美军确定简洁有力的战术规划让中途岛与各舰队指挥官有着充足的指挥权与自主权,航母和作战飞机的行踪都让日军很难抓住规律。日本人本来为侦察美军舰队制定了多项计划,但却全都成了摆设,最终日本舰队为了躲避轰炸而不得不反复规避,队形混乱,导致三艘航母最终躲闪不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获得毫无争议的大胜。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自以为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途岛海战终结了其疯狂的攻击行为,向世人证明了日军已经后继乏力。此战之后,美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摘编自周渝等《决战中途岛》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海军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海军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意义。
5 . 1937年,美国对日本出口超过28亿美元,其中60%是石油(产品)和钢材。日本侵华战争头三年中消耗燃油约4000万吨的70%由美国提供,消耗的钢铁50%来自从美国的进口。据此可知美国
A.全力支持日本侵华战争B.从中日战争中牟取利益
C.建立美日同盟遏制苏联D.已经摆脱经济危机困境

6 . 材料   1940年6月4日,盟国军队完成敦刻尔克撤退后,德国军队继续向南推进,并于6月13日占领巴黎。士气低落的法国政府接受了条件苛刻的停战协定,其中包括释放所有的德国战俘,遣散法国军队,交出法国军舰,由德国占领法国一半多的领土。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虽然这些指责也并非毫无根据,但另一些因素却似乎更具决定性。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得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此外,也许最重要的还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特别是发展闪电战新战术方面所占有的优势。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沦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沦陷的影响。
7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14年6月塞尔维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近卫文麿上台组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D“海狮计划”被迫不定期推迟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A.A
B.B
C.C
D.D
8 . 1945年7月,在波茨坦会议期间,某国将领曾有如下记载:“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苏联参与对日战争了……因为我们手里已握有筹码,足以替代苏联的力量了”。文中所说的“筹码”是指
A.原子弹
B.导弹
C.美元
D.黄金
2019-11-06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9 . 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临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的指示表明
A.苏联面临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窘境
B.苏联主张对华进行无私的军事援助
C.中苏协调利于构建同盟并夺取胜利
D.苏联援助使中国束缚住日本的手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
2019-06-08更新 | 4053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