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名为《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面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面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该漫画的寓意是
A.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C.美国援英实则遏制苏联D.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忾
2 . 正确的逻辑推理在历史学习中很重要。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
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斯大林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
罗斯福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
A.签订《慕尼黑协定》B.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C.太平洋战争爆发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3 . 在雅尔塔,斯大林直截了当地要求恢复在日俄战争中俄国失去的在中国远东的领土和特权。不仅如此,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这表明雅尔塔体系
A.体现了美苏争霸的性质B.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C.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D.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
4 . 美苏冷战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标志着战后国际新格局——两极格局的形成,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其真正转折点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巴黎和会
C.第二次世界大战D.十月革命
5 . 从1939年秋天开始,苏联媒体上的德国形象从“苏联人民的敌人”“世界和平的破坏者”,变为了苏联的“友好经济伙伴”,媒体对德国的宣传态度转变为中立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了当时
A.《布列斯特和约》使苏德关系有所缓和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始实现和平共处
C.《拉巴洛条约》推动了苏德的经贸往来D.苏联为谋求自身安全调整了对德国关系
6 .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某次演讲中提到:“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据此可知丘吉尔
A.不再反对共产主义B.开始反思绥靖政策
C.认识到求同存异的重要性D.决定建立英、美、苏联盟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元旦,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

------摘自《国际条约集(1934-1944)》

材料二   20151020日,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满怀深情地提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24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军人与盟军并肩作战、冲锋陷阵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更为可幸的是,24名中国军官全都看到了战役的胜利,并在战后荣归祖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1021日)


(1)材料一出自二战期间的哪个国际文件?联系1941-1942年所发生的史实,说说该文件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国际议会名称,指出诺曼底战役的特点及其影响。
8 .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这表明雅尔塔体系
A.具有大国强权的政治烙印B.体现了美苏争霸的性质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9 . 希特勒一直认为共产主义苏联、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和不好战的民主国家美国,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不会结合起来。二战期间,打破希特勒这一想法的是
A.协约国集团的形成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联合国的正式成立
10 . 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和斯大林只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就决定了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等国家的命运,以致连丘吉尔当时都担心这种做法会受到指责而想把这张纸条烧毁。这反映出
A.雅尔塔体系具有强权政治色彩B.英国反对大国干涉巴尔干事务
C.英苏共同维护巴尔干地区和平D.丘吉尔的行为违背了英国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