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材料   1943年3月,罗斯福总统致函美国对外善后救济署署长菜曼,美国政府将全力支持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同盟国参战国家)善后救济工作。莱曼也深刻意识到:胜利本身不会创造持久和平。美国曾经帮助欧洲盟国打赢1914~1918年战争,却拒绝以慷慨的馈赠帮助欧洲稳定经济,结果导致经济大萧条和军国主义势力崛起,最终引起全球战争。为避免重蹈覆辙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必须在直接的馈赠救济和销售或交换救济之间保持谨慎的平衡。为实现这个目标,总统已经确定,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任务不仅要从事直接救济,而且要帮助战争受害国人民尽快恢复本国必需品的生产和服务。为执行上述使命,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应运而生。短短两年间,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将价值39.68亿美元的2410万长吨(即“度、量”单位简称)稀缺资源无偿地馈赠给中国、波兰、南斯拉夫、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人民,在世界史上留下闪光的记录。

——摘编自王德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诞生及其使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晚期美国支持对外善后救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成立产生的历史影响。

2019-03-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