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协约国就紧锣密鼓地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并成立了一个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从而确立了战后国际新格局……。 该体系的确立,目的是为了维护战后的和平与安宁,但是从其形成的第一天起就酝酿着新的更加激烈的争夺,埋下了另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摘引自赵文亮、崔美《这才是真实的一战历史》

材料二   1943 年9 月意大利投降后,反法西斯同盟国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而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因此将这些协定的总和称之为……体系。

——摘引自仝晰纲《历史学考研词典》

材料三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四   1945 年纳粹刚刚投降,同盟国就开始分裂,(美苏)两国很快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1947 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承诺支持各自由民族,因为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在冷战的大环境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确立的国际新格局是什么?列举构成这个体系的主要条约。
(2)根据材料二,写出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名称。并简要评价这一体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一宣言的名称,并简述该宣言签署的意义。
(4)材料四中“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具体有哪些表现?
2023-10-09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是 20 世纪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一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后果。
示例:《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938 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将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二 “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英】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


(2)20 世纪 30—40 年代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模仿材料二所做的示例,从以下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中任意选择一则,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他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I、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II、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四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1945.2

材料五 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及德国分裂示意图


      

材料六   冷战结束后,长期受两极格局抑制并被摒弃于世界政治中心之外的各种力量的能量被充分激发,在全球政治中的活跃程度日渐增强,这些力量逐渐形成国际政治中新的权力中心。由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的维度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互动作用的不断增强,这些力量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越来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抗衡大国的权力和影响。因此,美国学者理查德哈斯认为:“冷战时期的两极割据不单单让位于多极化,而是过渡到一种复杂的状态中。在这状态中,国家和非国家行为在许多情况和条件下互相作用。”

——摘编自孙建杭《冷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
2023-07-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图中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A.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己成定局B.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C.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D.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
2023-06-07更新 | 163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1年春,美国与日本试图通过谈判达成一项临时和平协定,中国驻美大使获悉此事后,代表中国政府对美提出强烈抗议,由此又惊动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最终放弃对日妥协的打算。美国的这一选择(     
A.直接导致日本偷袭珍珠港B.反映了英美利益的一致性
C.表明和平已成为时代主题D.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2年,中国参加26国华盛顿会议,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参加了开罗会议,共同商讨对日作战计划。中国在二战期间参与国际会议表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等国同等的国际地位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加强D.英美等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6 . 正确的逻辑推理在历史学习中很重要。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
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斯大林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
罗斯福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
A.签订《慕尼黑协定》B.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C.太平洋战争爆发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7 .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一规定出自(  )
A.《双十协定》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美、苏、英、中为首的26个同盟国家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美国宣布立即对日宣战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9 .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这表明雅尔塔体系
A.具有大国强权的政治烙印B.体现了美苏争霸的性质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