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39年3月19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一封私人信件中写道:“我只要一有时间去思考便认为,希特勒把所有保证都抛到九霄云外之后,就不想跟他打交道。比希特勒背信弃义更为严重的是德国的动向……这是最后一次进攻一个小国,还是其他的行动会接踵而来呢?”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充分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危害B.经济危机导致西方世界再度分裂
C.局部战争逐渐发展为全球性战争D.欧洲局势的紧张程度在不断加强
2023-08-29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选必二第9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下图是对二战期间盟国召开的某次会议的描述。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会议目的是恢复并稳定因战争而萎靡不振的世界经济。
◇稳定汇率是会议重要议题。
◇会议间接实现了金本位制。
A.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法西斯失败已成定局D.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
2023-08-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9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的失去了。“这场战役”的结果是(     
A.英美开始对苏联等国家进行援助
B.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转折
D.突出了东方主战场特有的战略地位
2023-08-08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2年,迪士尼公司影片《新精神》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收音机中正在讲解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性,并指导填报一种适用于年家庭收入在3000美元以下的纳税单。唐老鸭仔细聆听广播并填写了回执,最后横跨美国,将一张13美元的支票交到华盛顿。后民意测验显示,37%的纳税人在观看影片后第一次支付了联邦所得税。由此推知,这体现出(       
A.美国民众受到盘剥B.国家干预和战争形势的需要
C.社会矛盾日趋尖锐D.影片关注了民众的精神危机
2023-06-21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图中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A.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己成定局B.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C.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D.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
2023-06-07更新 | 165次组卷 | 18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这一宣言的颁布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本形成,以坚定的语气宣布了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对法西斯‘三国轴心’作战的方式和手段,这就是‘使用不论是军事或经济的全部资源’直到‘完全战胜’敌人”。这一宣言(     
A.是绥靖政策的运用B.发布于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之际
C.签字国总数为26个D.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2023-05-22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败降后,戴高乐发起反对纳粹德国的“自由法国”运动,“自由法属非洲”应运而生。“自由法属非洲”的人民加入“自由法国”的军队参战以及对殖民地领土基础设施的军事开发,为法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        
A.推动了世界大战中非洲战场的开辟B.促进殖民地民族主义愿望的增长
C.改变了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力量对比D.强化了法国对殖民地的直接控制
2023-05-11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13日,苏联外交官发表声明,表示关于反法西斯力量中哪一国应该把最大的精力集中于哪一战区的问题,已经取得了或即将取得基本的共识,并且在这个问题上三个盟国将为共同事业的利益而努力。


请你推测当时关心抗战时局的延安军民获知上述声明后的可能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022-12-01更新 | 788次组卷 | 10卷引用:纲要上第2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9 . 1941年7月1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计划,第二战场开辟计划第二次被延迟;1943年5月“三叉戟”会议上和8月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决定进攻西西里,斯大林为第二战场的再次延迟而愤怒。导致第二战场开辟延迟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英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地区B.德日法西斯在西欧的兵力具有相当优势
C.美英与苏联意识形态导致合作受阻D.美英希望苏德两败俱伤以坐收渔翁之利
10 . 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在宣言上签字的26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参加战争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之下,终于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实现了世界现代史上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大联盟的建立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要求,为后来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摘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

时间国际大事
1991苏联解体
1995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1997亚洲金融危机
1999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9·11”事件;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8国际金融危机
2009首次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1叙利亚爆发内战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15“亚投行”成立
2016英国脱欧公投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宣言”的名称,简述“宣言”发表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结合所学,概述国际社会治理这些全球性问题的对策并指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
2022-08-02更新 | 148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下第2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