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观点

起点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部分欧洲学者
19416月德国进攻苏联部分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等

材料二   二战期间,针对德国、意大利等轴心国对同盟国大西洋海上交通线的破坏,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同盟国从19399月到19455月展开了长达五年零八个月的护航作战行动。盟军的护航作战范围遍及北大西洋航线、中大西洋航线、南大西洋航线、大西洋西航线和大西洋东航线五条主要航线,有些护航作战行动还经常延伸至与大西洋相连接的大洋和众多海域。至1943年,英美等投入的兵力已有航空母舰22艘、舰队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508艘、护卫舰222艘、巡逻舰艇380艘、猎潜艇776艘以及扫雷舰等其他舰船近1000艘……这一时期同盟国形成了强大的立体护航作战体系。同盟国的各种兵力密切配合,大大提高了护航效能。

——摘编自王金华、张雨萍《二战时期同盟国大西洋护航作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不同观点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同盟国大西洋护航作战的特点,简述二战时期同盟国大西洋护航作战的影响。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英国中立政策的改变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英苏面临共同的敌人D.丘吉尔成为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
史料

亚历山大……正式任命近卫军①官朴塞斯塔斯为波斯督办②。……他当上波斯督办之后,立即换上米底亚③服装(其他马其顿人可不喜欢这样)和学习波斯话。在其他许多方面,也仿效波斯人的作风。对他在这方面的表现,亚历山大都是赞赏的。

——【古希腊】阿里安著,李活译《亚历山大远征记》

说明意大利庞贝城的罗马镶嵌画《伊苏之战》(部分),画中人物为身穿波斯服饰的亚历山大。伊苏之战是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马其顿军与波斯军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①近卫军:由亚历山大的好友组成的一支军队,其中大多数是马其顿贵族。
②督办:总督。亚历山大基本继承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古代波斯人最初的所在地成为亚历山大帝国治下的一个行省。
③米底亚:希腊人常用米底亚代指波斯。

(1)指出两则史料的类型,并根据史料的内容进行互证,得出相关结论。

自先秦时起,中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朝鲜,对朝鲜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周、汉时期,中国的文字、典籍和礼仪已经传到朝鲜半岛;至隋唐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极力吸收中国文化,除了儒学之外,在佛教、官吏制度、服饰、地名、姓氏等方面无不模仿中国;在高丽时大兴佛教,到末期从元朝引进宋代理学,孔子、朱子后裔的学说一并传入朝鲜。

——摘编自廉松心《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

中世纪期间,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珍视。1500年后,中西方贸易扩大,但中国瓷器仍然作为奢侈品主要为皇室和上层社会享用。到17世纪,瓷器已成为“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古代朝鲜与中国交往的特点。

18世纪,仅有记载的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运销的中国瓷器就达3000万件,但当时的外销瓷器规模远不止于此:从市场看,除了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南亚也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重要市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把美洲市场纳入了世界瓷器贸易中;从贸易商看,除了荷兰商人外,还有中国海商,东印度公司、散商以及已逐渐衰落的葡、西两国商人。

——摘编自刘强《18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制瓷业的衰落:一个全球的视角》

(3)根据材料,概述16-18世纪中外瓷器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1942年,一些国家开始思考和计划如何构建一个新的战后世界,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94310月,《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于莫斯科发表。其中规定:“一、四国(美、英、中、苏)对轴心国继续敌对行动,直至他们无条件投降;二、四国同意采取措施,保证由战争迅速有序地过渡到和平,并建立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三、四国承认有必要根据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四、四国在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以前,将彼此磋商,代表国际社会采取共同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五、四国约定在战争终止后,将不在其他国家领土内使用军事力量,并对战后军备管制达成一实际可行的普遍协议等。”

——摘编自《联合国50周年年鉴特刊》等

(4)结合材料和所学,对《四国普遍安全宣言》进行评析。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A卷
4 . 如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     
年份事件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
1941年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A.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
B.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实现了重要历史转折
C.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由塔斯社领导的《塔斯之窗》成立。《塔斯之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作,采用苏联境内各民族语言制作,成为一种席卷苏联全国的艺术现象。《塔斯之窗》采用油画、水彩画、素描画、水胶画、木版画等多种方式。为了扩大宣传范围,创造性地发明了“投影塔斯之窗”“灯光塔斯之窗”、动画短片、灯光报等多种形式。上至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国家政策,下至前线后方反法西斯的真实事件,都成为《塔斯之窗》的创作素材。《塔斯之窗》在战争的不同阶段宣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类型上看,讽刺画和英雄主义主题的宣传画是主旋律,讽刺画在战争初期占据主导地位,英雄主义主题在战争结束阶段更占优势;从内容上看,军事题材和政治题材的宣传画占总数的82%,国民经济主题约有90幅,这一主题在战争末期有所增加,游击队员主题的宣传画数量由战争初期的7%下降至1%。

——摘编自陈余《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宣传——以〈塔斯之窗〉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苏联《塔斯之窗》进行宣传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期间苏联《塔斯之窗》进行宣传战的意义。
今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以下列举了宣言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宣言的发表(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A.加剧了同盟国和协约国间的对立B.直接促成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C.消除了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D.意味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对如图解读最为准确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A.参战人口多B.持续时间长C.战区面积广D.中国贡献大
7日内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1941年12月,美国图书馆协会组织并发起“胜利图书运动”,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大力支持。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该协会为美国军队募集图书1800万册。该运动旨在(     
A.提供战胜法西斯的精神支持B.传承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C.加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垄断D.彰显图书馆服务公众职能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36—1939年苏联在西班牙发行的电影和书籍(部分)
形式名称内容
电影《火中马德里》重点展现法西斯势力对马德里的狂轰滥炸, 揭露法西斯的战争暴行。
《热烈欢迎》展现被疏散的西班牙儿童在苏联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展示战时苏联和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友好关系。
书籍《苏联的社会主义胜利及其历史意义》强调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为关注“人”本身,将“人文关怀”置于思想和行动的中心位置。
这反映了,苏联(     
A.强烈谴责绥靖政策B.在文化领域回应了冷战
C.注重塑造国家形象D.推动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7日内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期间,围绕战后德国的领土处置,盟国分歧严重。斯大林要求将德国肢解成如下部分:莱茵当应该独立,巴伐利亚也应该独立,其他地区也共同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并且将东普鲁士割让给波兰。罗斯福认为应该把德国分成6个部分:黑森、汉诺威及德国西北部、萨克森、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普鲁士以及东普鲁士;两个具有战争潜力的重要地区鲁尔和萨尔,将实行国际共管。丘吉尔更加痛恨德国,认为应该采取更为极端的措施:他时常提起,应该把德国阉割,或者将其变成一个肥胖而虚弱的国家,以防止其以后再发动战争。但另一方面,丘吉尔也认为,这样做会导致让斯大林填补这一地区的真空。然而,大多数的英国政治人物都或多或少地支持把德国分割,即使这样可能会让苏联成为中欧的霸主,也应该这样做。

——摘编自西姆斯《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

(1)根据材料,概述英美苏在战后德国领土上的共同立场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立场在战后的变化及原因。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