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俄国获得旅顺后,它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到整个满洲,激起了日本和英国的坚决反对。为了对付日英同盟(有美国支持),俄国决定和法国在远东进行合作并结成了俄法同盟(有德国支持)。19042月,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俄国从万里之外抽调过来波罗的海舰队也在对马海战中被日本联合舰队歼灭。两国在辽东半岛进行了多次大型会战,双方的作战兵力都达到了数十万,并首次使用了速射榴弹炮、迫击炮、无线电设备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1905514日,俄国被迫议和,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和旅顺港,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权利。这时,日本的优势地位也像以前俄国的优势地位一样,成为美国所不欢迎的东西。

——摘编自【英】埃尔顿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45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这是欧洲战争结束前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三巨头”在讨论战后德国问题和联合国问题上没有太大分歧,而对法国的大国地位有较多不同意见。英国不愿意看到战后苏联称霸欧陆,他希望法国可以重新站立来与之抗衡,最后斯大林妥协了,同意给法国一个占领区,并允许其参加管制委员会。波兰问题是三方争论的焦点,最终英、美向苏联妥协了。因为对苏联来说,波兰问题直接关乎其国家安全,所以对此寸步不让。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不想让英、法插手,他认为两个老牌殖民地大国只是想恢复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因此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谈,苏方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作为回报,苏联得到日本侵占的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租借旅顺和中东铁路,保持外蒙古现状等。这样一来,斯大林所得成果大大超过了日俄战争中沙俄的损失。

——摘编自崔健《雅尔塔会议中盟国间的斗争与利益分配》

(1)有人把日俄战争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的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态势

历史阶段政治体系核心机制全球治理结构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81939年)
成员国间引入集体安全机制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苛刻处理,亚非拉传统政治模式逐渐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
19451991年)
权力分配模式引入均势原则避免了直接战争的两极模式,亚非拉建立起独立的主权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多强体系过渡
1991年至今)
多极权力均势格局较为稳固全球体系成员国独立开展外交事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成为必然

——据姚枝仲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政治格局演进》整理

(1)根据材料,对20世纪以来全球政治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全球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及启示。
3 . 二战后,美军单独占领日本并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有美国学者评价道:“(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蓝眼睛的幕府将军,家长式温情的军事独裁者。正如天皇和江户时代的将军们一样,他坐在司令部里,骄横地颁布法令。”该学者意在强调(     
A.改革过程背离了民主原则B.美国将日本变为其殖民地
C.民主化不符合日本的国情D.美军竭力清除法西斯残余
4 . 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提出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斯大林基本上予以接受。在东欧问题和远东问题上,罗斯福也对苏联做出了让步。这表明(       
A.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各国的利益B.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体系的稳定
C.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D.雅尔塔会议让英国获得了极大利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尽管苏联仍然是帝国主义包围下的一个“孤岛”,但到1925年已有22个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方法,建立了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体系。然而,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签订《非战公约》的西方大国既不制裁日本,也不援助中国,国联标榜的集体安全已经有名无实。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加剧,被侵略国抵抗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的和平运动却发展成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恐战的思潮,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和平,甚至可以牺牲小国的主权利益,最终反而事与愿违。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作为对二战结束后的和平安排,是建立在美苏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的。双方认识到要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于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二战后,美苏之间虽有多次冷战对抗,但双方之间始终没有发生过热战。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如果说凡尔赛体系是孕育了另一次世界大战的体系,那么对雅尔塔体系则不能做出这样的结论。它体现在战败国的处置,并使之非法西斯化和政治经济民主化方面,也体现在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的支持方面。二战结束后的历史已经证明,就世界范围来说,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主要目标已经得到实现。

——摘编自徐蓝《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欧美和平运动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简述你从中得到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西斯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敌人,法西斯主义猖獗时社会主义遭到打击和迫害。随着法西斯主义节节败退,社会主义运动获得巨大发展。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为多国,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在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东欧建立了波兰等八个人民民主国家,这些国家在战争中遭到德意法西斯的入侵和蹂躏,在战争末期获得了解放,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苏联军队的帮助。这些国家在成为人民民主国家后,仿效苏联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国家迅速由苏联一国增加为社会主义多国。亚洲社会主义力量也在迅速壮大。经过反法西斯战争,社会主义在世界人民中的声誉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的重要潮流。

——摘编自郭春生《论反法西斯战争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互动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前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40年代有观点认为:“剥削印度、缅甸和爪哇的资源,从这些地区拿走所有财富,但从未把教育、体面的生活标准、最低限度的健康需求等东西带给他们——做这些就是储存将带来战争的那种不幸,就是在任何和平体制开始生效之前就否定了其价值。”该观点意在(     
A.批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亚洲的伤害B.反对欧洲列强恢复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
C.强调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亚洲贫困D.鼓励被压迫的亚洲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
2023-12-02更新 | 2352次组卷 | 18卷引用:纲要下第七单元测试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1945年4月至6月成立联合国组织的旧金山会议上,由于中小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代表以及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争取,对纳粹德国大屠杀暴行的揭露,联合国宪章草案增加了七项人权条款。这些条款(     
A.清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B.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
C.协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D.确保了人权制度进步
9 .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承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这一重要历史事实,但在香港与澳门问题上只字未提。这可用于说明(     
A.二战提升了英国国际地位B.“大国一致”原则遭到破坏
C.中国民族解放充满艰巨性D.雅尔塔体系损害了中国主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又一次陷入了没有秩序的黑暗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城市、无数被屠戮的生命,各国开始了深刻反思。19449月至10月,中、英、苏、美四大国代表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胶园举行会议,就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目标达成了一致。1945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英国、美国、苏联的领袖表示:“我们已经决定,与我们的同盟国一起尽早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与安全……”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摘编自《联合国成立》

材料二   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变了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是国际社会正义力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历史性转折。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己任,坚决反对在国际事务中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坚决反对制裁施压和“长臂管辖”,倡导以和平方式化解国际争端,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同各国携手开辟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光明前景,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机遇。

——摘编自《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