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指
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
2022-01-23更新 | 265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古罗马对外征服战争中,自由农需要为参加战争准备各种物资,许多自由农还被抽出组成公民兵。奴隶因为没有资格代表国家参战,因而一年四季都在田间为主人劳作。由此可推知,古罗马对外战争在经济上促使
A.贵族失去大量土地B.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C.奴隶劳动日益衰落D.商品经济走向繁荣
3 . 公元2-3世纪,在罗马帝国的市场上,既可以看到北欧的琥珀,非洲的象牙,东方的香料、宝石和技艺高超的工艺品,也可以看到中国的丝绸,甚至还可以看到从不列颠远途运来的锡等矿石和制品。这一现象反映出,古罗马
A.商业城市发达B.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C.商业贸易繁荣D.已具备独立的商法
4 . 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必要前提
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2022-07-06更新 | 130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自地中海至中亚的广袤疆域经历了希腊化时代。对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在远征中摒弃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
B.希腊化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结构绝对整齐划一
C.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衰落与延伸扩展
D.结合马其顿与东方王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政体
2022-04-08更新 | 252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地中海因位于三大洲之间而得名,下图是历史上横跨这一地区的四个帝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①④②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020-04-22更新 | 52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古罗马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帝国的内海。由此可知,罗马帝国的形成
①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征服基础上   ②使《罗马民法大全》得以编纂
③客观上有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   ④确保了地中海地区长期的和平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共和国时代,罗马总督贪婪无比,各行省民不聊生。进入帝国时代后,前几代皇帝对行省加以改革和监督授予行省内居民罗马公民权。行省内的居民有了公民权后就可以上诉总督便不能随便制裁行省的原住民。皇帝还提高行省总督的薪资,总督有了比较高的薪水,也就不用去贪太多的钱。皇帝还经常到各个行省去巡视。

——摘编自晏绍祥《伟大归于罗马:古罗马帝国的崛起与统治》

材料二   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北非和部分西欧地区。在8世纪中期后进入持续一、二百年的繁荣时期,在统治者到处修建困书馆、搜罗藏书、鼓励翻译活动的推动下,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并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晏绍祥《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与灭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早期改革行省制度的措施,并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罗马帝国晚期,皇帝兴建了大量凯旋门,它既是有壁柱支撑的拱形通道和储藏战利品的阁楼,也是纪念皇帝和帝国功臣的建筑物。同时还修建了许多以国家功臣命名的公共浴场,比如规模最大的戴克里先浴场,可同时容纳三千人。这些建筑的兴建(       
A.深受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B.利于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
C.适应罗马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反映出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