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如图为公元前44年,取得蒙达之战胜利后的凯撒在其执政时期发行的一款银币图案。该银币(     

A.见证了罗马帝国的繁荣B.发挥了政治宣传功能
C.彰显了君权神授的权威D.催生了希腊先进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才享有公民权,而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大量平民获得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B.实现了罗马疆域内民众的平等
C.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2018-11-25更新 | 43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现代双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但一般不直接经商,往往由奴隶或奴释民(奴隶获得释放后成为公民)代为经营。经商发财后的奴释民也多购买土地,甚至不再经商。西塞罗说:“没有什么比农业更好……更适合自由人的。”这说明,在罗马共和国(     
A.贵族因无利可图而不愿经商B.占有和买卖土地是民众的权利
C.奴隶经商致富可获得公民权D.社会的重农轻商观念比较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研究表明,公元前225年,意大利的总人口约为400万,而奴隶约有60万,约占总人口的15%。到公元前31年,意大利的总人口约为600万,而奴隶人口则达到200万,约占全部人口的33%。这一变化(     
A.反映了罗马对外扩张的现实B.直接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
C.激化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D.推动罗马法律走向万民法
2024-04-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5 . 两汉、魏晋时期的中国文献中常见对大秦国(古罗马帝国)的记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类别文献及成书年代记载
地理位置《史记》(西汉)黎轩(即后人所谓大秦)地处大月氏西约数千里的安息之北,安息长老传言,条支有弱水、西王母。
《抱朴子》(东晋)(大秦)地方三万里,最大国也。
风土人情《魏略》(魏晋之际)有小城邑合四百余,东西南北数千里,置诸小王甚多。
《后汉纪》(东晋)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以石为城郭,周圜百余里。
《晋书》(唐)城中屋宇皆以珊瑚为搅柄,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
政治概况《后汉纪》(东晋)王无常人,国中有灾异,风不时节,辄放去之,而求贤人为王,放者终无怨。
《抱朴子》(东晋)此国不畜奴婢,虽国王夫妇,犹躬耕籍田,亲自居桑织经;此国不用刑罚,人民温睦,皆多寿考;国人谈虚说妙,唇理绝殊。
人物形象《后汉纪》(东晋)人皆粗长大、平正若中国人。
《无上秘要》(北周)有药名“大秦玄坚”,能使上飞轻举,超体霄真,此乃天仙之所服,飞神之所研。
《北堂书钞》(唐)昆仑之东十万里有大秦之国,人长三十丈,寿万八千岁,不知禾稼,但食沙石。

——根据庞乃明《古代中国的罗马帝国形象》整理

辨析上述古籍记载,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合理的信息,任选一个角度,探讨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认识。(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6 . 据如表可知,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
时间战况
395年西哥特人攻入君士坦丁堡,不久,入希腊半岛
401年西哥特人进犯意大利,直逼罗马皇帝住地米兰,但战败
408年西哥特人围攻罗马,罗马交大量赎金后得以解围
410年再攻罗马,罗马城被奴隶打开,蛮军人城大掠三日

A.欧洲社会转型加快B.罗马帝国逐渐衰败
C.欧洲版图发生变化D.罗马文化毁于战争
7 . 图拉真是古代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在位时立下赫赫战功。元老院曾赠给他“最佳领袖”的称号。当图拉真去世时
A.地中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B.向参加追悼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C.开建纪功柱以纪念他的战功
D.当时的法律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2世纪初,皇帝哈德良开始在罗马城战神广场的旧万神殿地址上,重建起一座新建筑物。它将全罗马(各民族)的神祇集中到达一座华丽的全新建筑里,其设计充满了政治意涵。罗马人也用相同的类型来设计帝国内的新城市。众神的聚集被认为是以一种相互和谐的方式来支持罗马对世界的支配。万神殿所倾扬的是“帝国的观念以及支撑帝国的诸神”。公元609年,万神殿变成了基督救的教堂(“殉教者圣母堂”),它是罗马第一座被用来作基督教紫拜的异教寺庙,这使得万神殿得以残存下来。其他古罗马的纪念碑大多在中古时期被碾成碎石以供建筑之用,只有成为教堂才能幸免于难。此时的万神殿只为唯一的神而服务,一个属于弱者与被压迫者的神。这成为西方文明从多神教转为一神教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除了少数的教士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读写拉丁文。基督教会作为唯一保存下来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实体,在社会混乱与文化真空中借机扩大权势,发挥了独有的社会功能。基督教会承担了一些原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它积极与封建政权相结合,二者相互利用、竞争共存,之后,基督教会逐渐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摘编自[]C沃伦,霍莱斯特等《欧洲中世纪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帝国时期罗马万神殿所体现的“政治意涵”,并分析罗马万神段在中世纪得以完整保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023-04-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公元前195年,罗马妇女们向执政官提议废除“禁止妇女穿戴颜色艳丽的衣服,禁止妇女在罗马城乘坐由两匹马牵引的马车”,遭到拒绝后,大量妇人摆脱丈夫干扰,走出家门,阻塞交通,发表演讲,最终迫使政府废除此法。这说明了
A.罗马女性取得了公民权B.罗马女性崇尚奢生活
C.罗马女性社会地位提高D.西方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古罗马庞贝城,有着众多神庙、大会堂、浴场、商场、剧场、体育馆、斗兽场等建筑遗址。这主要反映出庞贝城(       
A.民主政治相当发达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奴隶制度达到顶峰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