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
A.罗马公民与外邦人地位相当B.罗马帝国的统治充满血腥
C.罗马法的体系严谨而且完备D.罗马帝国的文化影响深远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正是由于这些交流,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

根据材料并结合文明交往的方式举两例,并说明理由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4-13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双新”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查士丁尼在位时期规定,拜占庭帝国境内妇女的嫁资受到法律保护,妻子在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理由是“妇女拥有充足的嫁资以便繁衍后代和增加城市人口是非常必要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保障女性的公民权利B.追求司法程序正义
C.贯彻人人平等的理念D.理性色彩更加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出现大量高层公寓,奥古斯都曾下令每栋楼的高度不能超过18米(约五层)至尼禄时期,则将之改为21米,楼间距至少为3米。面对众多的高层建筑,至公元世纪,图拉真皇帝又将房屋高度极限改为18米,这一规定一直持续到西罗马帝国灭亡。由此可知,罗马帝国(     
A.城市规划管理混乱B.试图寻找城市发展与安全的平衡
C.建筑技术水平高超D.对外扩张导致城市人口压力增大
5 . 罗马共和国时期,候选人成为执政官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执政官拥有民事权力和军事权力。执政官在组织对外作战时,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同时,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执政官提出的媾和条件和媾和条约。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A.公民决定国家政治B.注重对权力的监督
C.政府机构分工明确D.实行了民主集中制
6 . 公元4世纪末期,匈奴人大举入侵日耳曼领地,迫使日耳曼各部落进一步深入罗马帝国腹地,成为日耳曼人大迁徙的发端。日耳曼人大迁徙
A.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B.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C.推动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D.加剧了欧洲文化上的分裂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大多数罗马人一日三餐相当简单。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早餐,不吃早餐的罗马人屡见不鲜。肉在罗马人的餐桌上是比较奢侈的东西。这时民众的主要饮料同样是水,有时人们也会喝葡萄酒,但是通常会掺上几倍的水。烹调器具大部分是用粗陶所制。罗马家庭没有专门的厨房、餐厅,就餐时坐在桌子旁,伴有祭祀神的仪式。

共和国末期,罗马在地中海地区扩张,被征服的行省向罗马缴纳赋税,罗马也深受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影响。水果的种类增多,东方来的柑橘也成为了他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随着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肉成为了罗马人的普遍食物;面包的种类增加了,还特别讲究烘焙技巧;他们根据参加宴会宾客数量的不等设置规格大小不一的餐厅,餐厅中不仅那些摆设器具及其讲究,就连墙壁都绘有各种壁画或是镶嵌各种好看的图案;私人宴会、宗教宴会、节日宴会等各种宴会频繁举行,而且宴会中主人都及其讲究排场,就连吃饭的姿势也由原来的坐着变成斜躺着,享受完美食后有酒宴,整个宴会还有娱乐活动助兴。

—摘编自田丽霞《试论共和国末年罗马人饮食文化与社会现状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饮食文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共和国末期饮食文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04-03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谈谈你对文明交往形式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元初的行省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到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后期,行省制度基本定型,行省也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作为从中书省“分”出去“治外”的机构,因而获得了与中书省一样相应集中的权力。总体而言,随着统一战争的进行,元朝的行省也从北方推广到南方,且在南方体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就中央与各行省的关系而言,我们很少看到双方发生权力冲突的材料,相反更常见的却是中央责令各行省充分发挥自主权。元朝行省主要由蒙古、色目官员掌握权力,这些人更多地是元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忠实维护者,很难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因为这些人几乎全都属于皇帝(大汗)的世仆家臣,皇帝可以比较放心地对他们“委任责成”。元朝统治的民族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省主要代表朝廷的意志和利益行事,成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得力工具,而不会走向中央的对立面。

——摘自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

材料二:罗马帝国继承了波斯帝国的行省管理体制,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帝国的建立不但可以得到更多的领土和人力资源,而且还能获取更大的财政收入。韦斯帕芗元首时期(69—79年在位),仅埃及一地上缴的税收就超过了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27一公元14年在位)罗马国库一年税收的总和。行省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刮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帝国时代,恺撒、奥古斯都对行省的治理加以改革和监督。比如,授予行省的居民罗马公民权,有了公民权可以上诉,总督就不能随便制裁行省的居民…另外,皇帝经常到各个行省去巡视。罗马人还采用其他的一些办法,致力于将其文化输出到行省,让行省接受罗马的文化,即我们通常说的罗马化。罗马扩张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公民权是相对开放的。那些被征服地区的上层,或者是有些没有被征服地区的上层阶级移居罗马,成为罗马的公民。罗马的公民权相对开放,能够吸收很多的外人,但也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

——摘自晏绍祥《古代世界文明的扩张与帝国治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说明元代行省“不会走向中央对立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行省制度对罗马历史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罗马行省制度和元朝行省制度的不同。
2024-01-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10 . 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帝国体制转变的主要特征是
A.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B.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
C.平民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
D.版图从意大利半岛扩展至地中海沿岸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