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条条大道通罗马”—古罗马道路网以罗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南自北非,北至英伦三岛,一定程度上与当代道路的位置和经济活动活跃程度相吻合。这表明古罗马(     
A.疆域范围广阔B.交通设施日益完善C.筑路技术高超D.道路建设影响深远
2023-11-16更新 | 15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早期罗马军团由有足够财产的、能自主提供武器装备的公民构成,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各自回家从事生产。公元前2世纪末期,马略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改革规定“任何公民都可以作为志愿兵参加军队,国家提供武器和装备,并发给士兵货币报酬,士兵服役期为16年”。由此可知,马略军事改革(     
A.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B.是一场封建化性质的改革
C.扩大了公民群体的范围D.有利于提升罗马军队实力
3 . 为了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罗马中央政府派遣专家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步罗马城的后尘,行省的主要城市陆续修建了水道。这(     
A.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B.密切了各地间的水路联系
C.强化了封建政府的中央集权D.成为后来城市建设的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某一古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年,用以供奉罗马诸神,主体是43.4米高的穹顶圆形堂,米开朗基罗盛赞这一具有罗马风格的漂亮的希腊式建筑是“天使创造之物”。该建筑是(       )
A.卡尔纳克神庙B.雅典卫城C.圣索菲亚大教堂D.万神殿
2023-11-11更新 | 165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罗马共和国中后期,对外战争接连不断,国家需要对紧急情况及时做出反应,这使得召集公民大会变得十分困难,执政官也可能忙于名种事务而无暇顾及。由此推知,这会导致罗马(     
A.元老院地位凸显B.监察官权限扩大C.元首制日益巩固D.奴隶制迅速瓦解
2023-11-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各国要职大多仍由宗室、同姓或大族担任,但是官吏都不再授给采邑,而是领取实物俸禄。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岁举孝廉的察举常科亦初步建立。同年,武帝还诏举贤良、文学,并亲加策试。汉武帝还在京师建立了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东汉中后期,随着豪强大族经济力量的发展,察举和辟召都为豪强大族所垄断。

——摘编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是最高的权力机构,由前任国家长官及其他大奴隶主代表组成,掌握统治权。拥有批准、认可法律,批准当选的最高官吏,管理财政、外交、军事,以及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实权。屋大维执掌政权后,他保留了共和制的各种政治机构:公民大会、元老院和共和时期的官制,但这些官员的权力都被他逐渐架空。从公元前28年到公元前11年,屋大维三次改组元老院,缩减名额,限定财产资格,从中清除了不合格者,安插了大量亲信。帝国内各种官职和人员也都唯元首之命是从。

——摘编自曾兮筠《罗马帝国的衰亡与官僚主义》

材料三       西洋某史家曾把中国两汉时代的历史,与罗马比较,他说:凡罗马衰亡的原因,中国都有的。却有一件事,唯中国所有,罗马所无,那便是(官员的)选举制度。观此,便知选举制度关系之重大了。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选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春秋到东汉选官制度的变化,说明察举制在两汉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元老院在罗马共和国时代和帝国时代不同的地位,并分析其地位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
2023-10-23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公元前106一前43年)认为,共和国是公众的财产,暴政统治、寡头政治和暴民政治都不能满足这一定义,因为它们没有公正可言。西塞罗在这里实际赞扬的政体是(     
A.罗马共和国政体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D.罗马帝国的元首制
2023-10-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公元1世纪前后,古罗马城市设计特别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了“主要干道”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如罗马广场地处城市的中心地带,通常位于两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在空旷的广场周边,分布着神庙、法院和市场等重要建筑和场所。古罗马这一城市布局(     
A.有效缓解了住房紧张的问题B.以为宣扬和肯定现存制度服务
C.扩大了城市居民的公共空间D.激发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里程碑是罗马大道上的显著标识,用于路人了解行路地点和距离。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皇帝的头衔名字逐渐成为了碑上文字的主体,而两地之间的距离则放在末尾表示,有的甚至都不进行标识。里程碑内容的变化(     
A.折射罗马政治体制的转换B.反映罗马境内经济联系加强
C.源于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大D.表明罗马对行省的控制削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海外领土的扩张,罗马逐渐建立起行省制。共和国时期,行省的行政管理系统主要由总督和财政官组成。总督由元老院任命,拥有行政、军事、司法、财政、税收等大权,这推动了军事独裁制的建立。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行省官员的腐败现象相当严重而且普遍。罗马对行省的统治残暴,经常激起行省人民的起义。特别是共和国末期,内战以及边境蛮族的骚扰入侵,严重影响行省经济的发展。屋大维上台后,对行省制进行了改革,把行省划分为元首省与元老院省,加强对行省总督的管理和监督等。

——摘编自杜建军《罗马帝国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二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元史》说行省官掌“方面之权”,充“方面之寄”,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元朝的行省犬牙交错,其中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行省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则以廪养或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及供给军需为主要使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政府规定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官员等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管理等,设立地方监察网络等,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屋大维改革行省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的主要特点及作用。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地方治理的认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