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材料一   古希腊有多次著名立法活动,但大都限于城邦内部,从未出现过统一而体系化的法典。古希腊的法律中没有发达的专业术语,成文法对后世影响不大,但其关于城邦民主政制的立法,即对国家政体的思考,对以后欧洲国家的公法产生了较大影响。

古罗马于公元前5世纪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统一的法典不断推出。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古罗马社会经常使用的“债权”“继承权”“契约”“借贷”“租赁”等法律术语,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关系,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

——摘编自王加卫《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比较古希腊法律与古罗马法律的异同。

材料二   什么是善?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善,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帮助雅典人获得关于善的知识,他确立了一种方法:诘问。苏格拉底在乐此不疲的追问中,促进了被问者自我意识的形成,增长了理性思维的水平。

——摘编自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等

材料三   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们在人的头脑中发育,就能养成仁义礼智的善性。善性表现在实践层面即“善行”。通过个人自我修养形成的“善行”相加,就能形成整个社会的“善行”。

——摘编自《孟子“善行”和“善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等


(2)关于“善”,苏格拉底和孟子有着不同的认识。依据以上材料,填写表格。
人物
内涵
苏格拉底孟子
善的本质和表现
获得善的途径通过诘问获得
追求善的意义

材料四   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的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12世纪,实现法律统一,取消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实现人的权利平等、契约自由,成为新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迫切要求,而当时西欧各国现有法律都不能适应这种客观需要。西欧由此兴起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

15世纪,有学者开始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研究罗马法。他们着重研究罗马法的本意和历史沿革关系,引进了当时盛行的科学方法,在罗马法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法之间架起桥梁。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罗马法的价值。
2 . 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由其参照公民法中对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共同适用的内容进行审理,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成为罗马法的新因素。这反映出(     
A.公民法开始成为罗马的基本法B.执法者享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C.罗马法在司法实践中不断丰富D.查士丁尼法典使法律完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帝国由居住在意大利中部的罗马人所创建,将埃及、两河流域等文明区并入版图,“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法律系万民”是其真实写照。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直接插手被征服地区各项事务B.通过征战掠夺各种资源
C.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D.在帝国内推广罗马建筑
4 . 公元前312年罗马人正式修建了第一条道路,到公元前2世纪时,罗马变成整个道路系统的中心网点,势力延伸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到2世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以罗马城为中心展开,各个方向的交通要道皆汇集于帝国之都,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壮景。材料的变化体现了(     
A.交通发展有利于帝国的稳定B.对外扩张推动交通发展
C.外贸的发展推动了交通发展D.奴隶制促进帝国的发展
2023-08-05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罗马帝国为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铺设了很多人工道路,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可见,道路的修建(     
A.彰显了皇权至上B.有利于对外界的征服
C.推动了思想统一D.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2023-08-02更新 | 449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九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2世纪的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商品汇聚地的描述:“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罗马的商品有(     
①丝绸和象牙   ②罗盘和望远镜   ③番茄和甘薯   ④铁器和马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7-26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日耳曼统治者在灭亡了西罗马之后却主动学习了古罗马以法治国的统治理念,“作为征服者反而被被征服者所征服”。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日耳曼人认识到自己的落后B.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更加优越
C.罗马法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日耳曼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2023-07-21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却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强调的是希腊人对罗马人的(     
A.军事控制B.宗教传播
C.文化影响D.商业征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十七条规定:“团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缔结契约的权利,只要他们不把它用来破坏任何涉及社会秩序的法令。”该规定(       
A.维护了罗马皇帝的专制统治B.注重协调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
C.将民主政治原则引入成文法D.旨在促进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