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46年,(罗马)前后共选出108名执政官,其中仅有8名出身于以前没有人担任过执政官的家族。公元前2世纪,罗马政治由20个元老贵族家族所垄断,只有极个别人物,如老加图、马略、西塞罗凭借个人卓越的才能,跻身执政官这一职务。这说明当时罗马(     
A.民主政体受到冲击B.传统势力根深蒂固
C.执政官是权力中心D.选官权被贵族垄断
2022-12-16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共和国初期,罗马实行严法诉讼,审判员的职责仅限于按照程序审查原告的请求有无法律依据,并做出判决。如果程序中没有列入被告的抗辩,即便是审判员明知被告受到原告欺诈或胁迫,亦不得免除被告的责任。这说明当时罗马(     
A.重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B.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C.审判的结果取决于审判员D.司法审判注重形式和程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扩张促进了交通发展B.道路系统是其建筑最主要特征
C.交通发展维系了帝国稳定D.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交通发展
2022-11-18更新 | 1120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单元测试-【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4 . 罗马共和国历来就是贵族和平民相互斗争的政治家园:罗马贵族们有自己的两名执政官,而平民有自己的两名保民官;贵族一方有元老院和名为“库里亚”和“森都利亚”的大会,而平民一方有“特里布斯”大会。这说明古罗马(     
A.贵族平民之间相互制约妥协合作B.混合政体有利于保障平民的权利
C.万民法适用于共和国内所有平民D.贵族寡头政体不能保障人民主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2022-09-08更新 | 5164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邦的领导人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城市对全世界的人都是开放的。”哲学家、作家、学者、艺术家等都跑到雅典来,在雅典,他们有广大的施展才能的余地。雅典城的演剧、庆节、献祭等,都是一笔很大款额的开销,大部分是以“社会义务”的形式分摊给富裕的工商业者的。在城邦民主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和议事会出现的同时,市政公共建筑随之出现。市政广场是交流信息、参与市政议会和公民大会的“民众集会之所”。

——摘编自解光云《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

材料二   当罗马帝国君临整个地中海世界之后,诸皇帝都根据希腊人的历史教训,采取了得到证明的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大量建立和发展城市。由当地上层人物实行城市自治,使其与帝国融为一体。阿里斯提德认为:“如果没有那些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事务并能为帝国收税的城市,罗马是不可能统治行省……新组织起来的城市的第一项义务就是把城市青年送到军队里去。”罗马帝国早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当罗马由于对外进行战争而需要征募新兵的时候,城市化受到的“鼓励尤甚”。古罗马的市政建筑追求整体和谐,强调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为了宣扬皇权的伟大,各朝皇帝竞相营建大型建筑。

——摘编自段光达《罗马帝国早期城市化运动的原因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城市对古代雅典文化繁荣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帝国推动城市化的原因,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雅典城与古罗马城的规划所折射出的政治差异。
2022-08-05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复习0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选择性必修2)
7 . 在扫清六国、北逐匈奴和平定岭南的过程中,秦帝国逐步建立起以公路运输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全国统一的交通体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罗马帝国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形成了具有囊括性、开放性的交通体系。这些事例集中体现了(     
A.自然环境对文明交往的束缚B.社会性质决定文明交往方式
C.帝国国力差异影响交通选择D.文明扩张对自然限制的突破
8 . 如图为古罗马万神庙的结构示意图。该庙是古罗马继承并发展古希腊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的长方形柱廊大体沿用了古希腊神庙的风格,而万神庙对古希腊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万神庙》
A.将单一神崇拜发展为多神崇拜
B.树立了罗马式穹顶建筑的典范
C.取代市政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
D.容纳众人一齐观赏角斗士表演
9 . 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凯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些变化( )
A.说明罗马建筑风格渐趋奢华B.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
C.体现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D.利于推动罗马政治体制转变
2022-07-15更新 | 625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罗马城的建设在罗马帝国时期达到黄金阶段。奥古斯都曾夸耀,他抵达首都时看到的是一座砖城,等他离开时全部变成大理石。城内建造了帝国广场、万神殿、大角斗场、公共浴场等建筑,城市的上下水系统发达,花岗岩沟渠至今仍在使用。关于古罗马城,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统治者的重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   ②帝国广场是公民行使直接民主权利的场所
③城市建设体现出世俗性和娱乐化倾向   ④城市建筑风格宏伟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