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同。”恩格斯意在(     
A.强调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影响欧洲社会各个方面B.阐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
C.痛斥基督教对人类世俗生活的破坏D.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世纪的基督教认为,父母首要的义务是负责任地承受他们作为家长的身份,这个义务超过其 他一切义务,而孩子具有爱慕、尊敬、感谢和服从家长的义务。由此可见,基督教强调(     
A.家庭要按照宗教规定来生活B.家庭伦理需符合封建家长制
C.道德教育是每个家庭的义务D.信徒必须接受基督教的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世纪的欧洲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这说明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C.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2021-07-18更新 | 621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两个历史时期的流行服饰简介

中世纪时期拜占庭的达尔玛提卡:十字形外衣,是一种没有性别区分的贯头衣,长度随人体高度从肩及地,而且从肩部到下摆底部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克拉比作为基督血的象征,是一种带宗教色彩的装饰。
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装都流行使用填充物。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袖子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等特征。女性服装是上身使用紧身衣以及敞口低领,下部穿用裙子,裙内使用宽大的裙撑,整体看来,上身紧瘦,下体裙子宽大,突出呈现女性的人体曲线美等特征。

——摘编自刘静轩《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的现代性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欧洲思想发展历程,拟定一个论题,对上述欧洲的流行服饰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107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争权失利后,不得不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向教皇请罪,当时大雪纷飞,亨利一直在雪地里哀求了三天三夜,教皇才接见并饶恕了他。“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A.国王要到教皇门前祈祷B.基督教的影响无处不在
C.教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教会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309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边境的阿维农城,此后70年间担任教皇的人选,大都是在法国国王的干预下当选的,后世的史学家将此时的教皇称为“阿维农之囚”。这一事件反映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王权得到强化
C.王权教权相互制约D.教会势力强大
2023-08-25更新 | 172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B.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C.教会主宰精神世界D.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2023-05-28更新 | 219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世纪之问:光明还是黑暗

中世纪始于5世纪,止于15世纪,整整横跨1000年。仍有些人认为,这1000年是人类走过漫长而愚蠢的弯路,这1000年的贫穷、迷信和黑暗横亘在罗马帝国古老的黄金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新黄金时代之间……而在15世纪的某个时刻,这种黑暗就烟消云散了。欧洲苏醒了,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开始重新思考。在经历长时间的停息后,人类再次迈出前进的步伐。

这种落伍的观点最早是由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们提出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回到古罗马的盛世,而新教徒则希望恢复基督教最初的传统,中世纪这1000年是一个障碍,是过去的荣光和当前的希望之间那沉睡的荒原。

由于种种原因,中世纪的人士早已入土,即使我们用“原始”来形容他们的习俗,用“粗野”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方式,用“可怕”来形容他们的价值观,他们也无法起身抗议。他们的静默让我们得以安全地孤芳自赏,以他们的时代为参照,我们的时代才显得非常不错。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评价中世纪欧洲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