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然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王在法上”,但是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王在法上”的言论。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普遍建立B.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C.强大的传统势力制约的存在D.深受外来文明的冲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早期,英格兰人从西欧各地招募生源,设立了修道院学校,修道生很少有机会玩耍,必须遵守静默的清规,即使是课间也不准大声说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督教化程度的加深,教区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按教区设置,生源基本局限于本教区。中世纪晚期,黑死病爆发,西欧人口增长乏力,社会各行各业人力资源匮乏。教会和社会各界只能通过教育提高既有人口的质量,提高人力资源供给的效益。14世纪末,英格兰毛纺织业发展迅猛,牵动手工业各个部类逐渐发展起来。15世纪,伦敦创新了丝织业,采矿业、酿酒业等都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事业、培养实用人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教士,手工业者和商人开始独立开办以培养匠人为主的学校,新兴社会阶层办学热情空前高涨。经过中世纪漫长的演进,英格兰率先进入世教育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飞跃不仅是人类教育史的重大进步,也是世界历史走出中世纪的重要标志。

——据陈界《英格兰中世纪教育的演进》


(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英格兰教育的演变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英格兰教育演变带来的影响。
2022-07-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1世纪中叶,罗马教会在修道院改革运动的影响下进行了教会改革,反对世俗基督教徒买卖教会的教职,强调由教会推举并为其举行授职仪式的教士才能担任教会的职务。这一做法(     
A.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兴起B.导致了神职人员的腐败
C.缓和了教权与王权的矛盾D.强化了罗马教廷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4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克里夫将拉丁语《圣经》翻译成英文。对此,一位英格兰修道院院长谴责道:“他把《圣经》变成了普通的物品。相比以前只对博学的神职人员开放,现在它对平信徒和妇女开放教士的神职变成了平信徒的游戏。”这表明,威克里夫的行为(     
A.促进理性主义精神传播B.旨在推动文化教育普及
C.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D.冲击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对“中世纪的欧洲”的部分观点

作品观点
吴于廑
《世界史·总序》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已有了把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中世纪”一词只适用于西欧历史,没有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意义。
钱乘旦
《西方那一块土》
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世纪的欧洲”,自行提出一个具体的历史观点,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5-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1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普遍提高,西欧修道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各地大力修桥修路、广设驿站,并发起“上帝和平运动”。这可用来研究当时西欧(     
A.专制王权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族国家的形成D.庄园经济的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古西欧的教会学校以宗教为目的教授数学、天文、音乐、文学等,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杀人等,这表明教会学校(   
A.丰富了宗教理论B.控制着社会教育
C.有利于社会稳定D.束缚了人性发展
2022-07-10更新 | 3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出现这种(     
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欧洲
A.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B.宗教占据支配地位
C.对其他区域一无所知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4-04-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审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

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栋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戚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

——据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

材料二   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依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

——据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及其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2024-04-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下图),其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基督教垄断欧洲教育和文化B.基督教会的道德教化
C.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D.基督教文明的多样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