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概括材料二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所持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中世纪,耶稣曾教导他的门徒应该彼此相爱,教会的法学家们禁止以不义之财布施,强调施予者应该保持纯净谦虚的内心,受施者也要继续传递爱心。同时,基督教会经常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贪恋他人财物等。这反映出(     
A.教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B.基督教文化影响近代西欧
C.中世纪法律受到基督教会影响D.教会控制了中世纪的教育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中世纪之问:光明还是黑暗

中世纪始于5世纪,止于15世纪,整整横跨1000年。仍有些人认为,这1000年是人类走过漫长而愚蠢的弯路,这1000年的贫穷、迷信和黑暗横亘在罗马帝国古老的黄金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新黄金时代之间……而在15世纪的某个时刻,这种黑暗就烟消云散了。欧洲苏醒了,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开始重新思考。在经历长时间的停息后,人类再次迈出前进的步伐。

这种落伍的观点最早是由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们提出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回到古罗马的盛世,而新教徒则希望恢复基督教最初的传统,中世纪这1000年是一个障碍,是过去的荣光和当前的希望之间那沉睡的荒原。

由于种种原因,中世纪的人士早已入土,即使我们用“原始”来形容他们的习俗,用“粗野”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方式,用“可怕”来形容他们的价值观,他们也无法起身抗议。他们的静默让我们得以安全地孤芳自赏,以他们的时代为参照,我们的时代才显得非常不错。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评价中世纪欧洲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同。”恩格斯意在(     
A.强调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影响欧洲社会各个方面B.阐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
C.痛斥基督教对人类世俗生活的破坏D.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6 .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诸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壮大。800年,查理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其时他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致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据此可知,查理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A.抛弃了日耳曼人的部落传统B.全面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C.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D.利用了罗马帝国时兴起的宗教力量
2023-02-24更新 | 14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意在说明中古时期欧洲(     
A.基督教会广泛影响西欧社会B.教会法是唯一的法律依据
C.宗教法庭可以审判一切案件D.宗教伦理和法律合二为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开办了一些学校,学校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宣扬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十诫”。这反映了中世纪基督教(     
A.把世俗文化排斥在教育之外B.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C.教会的训诫凌驾于法律之上D.实现教会对人思想意识的绝对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
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
2022-07-25更新 | 3085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中古西欧的教会学校以宗教为目的教授数学、天文、音乐、文学等,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杀人等,这表明教会学校(   
A.丰富了宗教理论B.控制着社会教育
C.有利于社会稳定D.束缚了人性发展
2022-07-10更新 | 3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