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中世纪西欧,教会学校不开设身体教育方面课程,严禁开展身体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学生只能进行虔诚的祷告和研习经书。到10世纪,德意志教会学校因学生在休息时间进行投石和赛跑活动而对其实施鞭笞和断食的严厉体罚。这说明当时教会学校(     
A.压抑了现实的人性B.代表了贵族阶层利益
C.垄断社会教育资源D.阻止古典文化的传播
今日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表是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所宣扬的十诫,对十诫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十条诫命
1.除了耶和华神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6.不可杀人。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偶像。7.不可奸淫。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8.不可偷盗。
4.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5.当孝敬父母,使你在世得福。10.不可贪恋人的房屋、妻子、财产,并他一切所有的。
A.基督教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B.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C.教会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基督教教条在西欧具有法律效力
2024-05-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3 . 【文化的离异与回归】

材料   离异与回归是人类文化史上经常交替出现或相互伴生的两种趋向,也是文化史研究带有永恒魅力的重要课题。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于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长期沉睡于中世纪落后状态的东方又是一种类型。这里的离异,首先表现为向西方近代文明的模仿、学习与趋近;这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本民族的主体意识,以求避免被先进的外国文明同化。

——摘编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关系试析》

请以“离异与回归”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5-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牛津基督教史》的作者认为:“如果说基督教在罗马世界中的基本态势是学习的话,那么在日耳曼西方的基本态势就是教导别人,它传授给日耳曼人的正是它过去从罗马人那里学来的东西。”这一言论认为基督教(     
A.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B.维护了西欧封建主统治
C.推动欧洲文明的延续和发展D.束缚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024-04-09更新 | 39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欧洲中世纪史书的体例单调乏味,基本上是简明的编年史、年代记,绝大多数作者不再是将军、政治家和独立人格的民间学者,历史写作为僧侣垄断。这表明(       
A.史家出身影响史书编写质量B.史书编撰受社会现实的影响
C.时代变迁导致史书体例变化D.史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6 . 中世纪时,西欧管理庄园的主要是庄园主、管家、庄园法庭、教区等。英国史学家普拉克内特指出:“中世纪后期,庄园不再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了。从行政角度来看,它的管理被取代是必然的。”这里,取代庄园管理的是(       
A.民族国家B.封建行会C.世俗王权D.基督教会
2024-03-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图4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开的场面。


教士主持解除婚姻的场面

——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024-01-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古西欧存在着多元的权力主体,主要有教会、国王和贵族。11世纪以后,新兴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逐步成为又一权力主体。这一现象源于(     
A.教会权力的膨胀B.专制王权的强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D.民族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世纪大学中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做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这说明中世纪的大学(       
A.实现了教育普及B.解放了民众思想C.渗透了神学性质D.延续了古典思想
10 . 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社会,西欧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他们把处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叫做“中”世纪。……新的欧洲文明因其带有显著的宗教特色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改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等

材料二   西欧的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了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挡。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的时间阶段,并概括这一时期西欧的文化特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材料一里中世纪文化与“光辉”古代文化的关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具体说明西欧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并分析“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