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浙江 高二 期中 2024-05-26 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2023年11月浙江博物馆馆藏珍品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首次来京,在国家博物院展出,这一文物可以说明(     

A.原始畜牧业在约1万年前已产生B.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C.专门从事制陶的手工业开始出现D.河姆渡居民已经有了艺术审美追求
2024-05-2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曾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原始民主传统仍对国家政治存在一定的影响
B.以公卿为首、辅佐君主的官僚机构已建成
C.分封制宗法制相配合是此时政体的基本特征
D.大臣在一定程度上可制约专制君主的权力
2024-05-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中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也发明创造了很多农业生产工具。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载,“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他所描述的工具是(     
A.水排B.筒车C.翻车D.桔槔
2024-05-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唐太宗曾对臣子说,“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以下措施能体现唐太宗话中精神的是(     
A.东汉光武帝赐倭国金印一枚B.隋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C.元代统治者推行“四等人制”D.明朝沿长城设置一系列军镇
2024-06-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南宋时期《梦粱录》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据此可知,宋代(     
A.海上贸易相当活跃B.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4-05-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因“一县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为此他提出新的传染病原“疠气”致病的学说,留下了著名的医学名著。该医学人物及其著作是(     
A.吴有性《温疫论》B.李时珍《本草纲目》
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D.孙思邈《千金方》
2024-05-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乡约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得到广泛推广。明代名臣大儒王阳明、吕坤等人都对乡约的制度或实践有很大的贡献;王阳明制定推行的《南赣乡约》成为明代乡约教化的典范;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的“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清代,乡约基本延续了明代的模式,雍正皇帝更是亲自制定了《圣谕广训》,作为乡约宣讲的正式文本。乡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     
A.儒家士人广泛投身基层教化推广儒学
B.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逐渐与法律合流
C.乡约逐渐成统治阶级维护秩序的工具
D.乡约发挥了扬善纠恶、教化人心的作用
2024-06-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在20世纪初期,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     
A.格物致知B.经世致用C.富国强兵D.民主科学
2024-05-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创产业蓬勃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其中的佼佼者,积极响应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其精心打造的“华夏宝库”数字博物馆平台上线以来,已发售了26款以馆藏文物为创意蓝本的各具特色的数字文创产品,上线后一抢而空。文创产品的成功(     
①得益于信息革命的不断发展   ②加快我国文化产业融入世界市场
③凸显了博物馆文物保护价值   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古代西亚和北非孕育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下列成就能论证该说法的是(     
A.人首飞牛石雕B.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C.卡尔纳克神庙D.儒略历
2024-06-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农业革命后欧亚大陆和北非先后出现诸古代文明。到了公元前第二个千年,诸古代文明大部分开始衰落,并且在周边游牧民族的入侵下纷纷崩溃。取代这些古代文明的则是数百年后所掀起的诸位古典文明。在公元200至600年之间,古典文明的崩溃同样归咎于游牧部落的入侵,世界文明格局又产生了巨大的变迁。下列项中与材料不符的是(     
A.印欧人的迁徙对亚欧大陆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B.古典文明包括赫梯、西亚、希腊和印度文明
C.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替代了古印度文明
D.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如表是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所宣扬的十诫,对十诫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十条诫命
1.除了耶和华神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6.不可杀人。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偶像。7.不可奸淫。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8.不可偷盗。
4.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5.当孝敬父母,使你在世得福。10.不可贪恋人的房屋、妻子、财产,并他一切所有的。
A.基督教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B.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C.教会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基督教教条在西欧具有法律效力
2024-05-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形成了新的国际贸易枢纽。以下不属于新兴贸易枢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5-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有学者评价某一战争时说,“这场战争重新建构了欧洲的战后格局,且将主权国家等国际法概念应用于近代国际关系并影响至今。”此战之后,欧洲确立起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新体系(     
A.确认了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原则
B.使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地
C.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主要特征
D.规定形成决议需缔约国“全体一致”
2024-05-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那里的徭役劳役、代役租、对老爷的各种贡献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了。”他力争以征服与占领让欧洲的君主国接受革命的某些理念,由“法国化”而实现“自由化”。由此可知,拿破仑战争(     
A.增强了欧洲的民族意识B.推动了欧洲统一的实现
C.重构了欧洲文化的内核D.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反抗
2024-05-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6. 有学者称,宋代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民间契约关注,改变了唐代“任依私契,官不为理”的传统……然而这项政策阻碍了民间各种契约关系向自由化方向发展,这正是直到明清时期也未能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大变动,迈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原因。学者意在强调(     
A.宋代契约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B.宋朝社会的契约精神比之前代有较大的进步
C.契约阻碍了经济向自由化发展
D.政府的契约政策适应了封建经济发展的要求
2024-05-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充。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由此推断,清代的保甲制(     
A.具有层层相因、编制严密的特点B.承担管理户籍、征收丁税的职责
C.可处理不法分子、维护社会治安D.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行政机构
2024-06-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如图是1950-2019年间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情况,对各阶段分析正确的是(     

A.①阶段:我国先后掀起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
B.①阶段:受文革影响,我国外交事业严重受挫,未能取得突出成就
C.②阶段:我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D.③阶段:此时外交成就的取得与我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关系密切相关
2024-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列宁曾在评价西方的文官制度时说,“这支官吏队伍……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列宁意在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B.出现严重的争权夺利现象
C.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D.实际是资产阶级统治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列宁曾评价某次革命活动: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其旨在强调该革命活动(     
A.使民主、自由等观念成为欧洲普遍诉求
B.旨在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民族解放
C.因革命者圈子狭小,未能得到人民支持
D.为后续革命的陆续开展提供了便利
2024-05-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1. 历史学家露丝·古德曼通过讲述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男女从黎明到黄昏的日常琐事,带我们领略了19世纪维多利亚人新奇而充满异域风情的生活。她在书中提到,“对于那些必须准点早起的人(比如工厂工人)而言,“敲窗人”的存在显得无比重要。他们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棒和一盏灯,在街上走走停停,用长杆敲打客户的窗玻璃。”敲窗人的产生反映出(     
A.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工人的生活条件相当恶劣D.工业革命增加了人们的就业机会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2. 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是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石和保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者认为,汉唐政治制度研究领域中一些经典著作的出现为“政务运行”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汉唐时期,随着官僚制和皇权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国家权力的运作具有了一整套可依赖的行政运作的规章与流程,皇帝制敕的起草颁布、三省的运作、部司与寺监及州县之间的政务关系等都支持着汉唐社会的发展繁荣。

——摘编自卜宪群《不断深化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史索《2020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材料二   两汉将户籍正式纳入国家根本法范畴,用根本法的形式加以调整,提高了户籍的法律地位。《九章律》是汉朝最重要的一部法典,是汉代法律的核心。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兴、厩三篇而成,称为《九章律》。所谓户,指户律-主要规定户籍、婚姻、赋税等事项。自此,关于户籍、赋税的户律便正式入律,单独成章,成为封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篇章之一、并被后世法典所继承,一直延续至清末。……清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逐渐失去了其原有作用,逐渐被其他社会管理制度所取代。

——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唐以来“国家权力运作”的政治基础。并结合所学,从中央行政中枢变革的角度说明汉唐两代在“政务运行”方面的创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清代户籍制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所反映的“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归纳户律“成为封建国家根本法重要篇章”的因素。
2024-05-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下为该章程的部分内容

·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

·各省办理学堂员绅,宜先派出洋考察。

·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

·中小学堂宜注重读经,以存圣教。

·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

·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端士风。

·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勤习洋文。

·私学堂禁专习政治法律。

·私学堂禁私习兵操。

·学生不准妄干国政,暨抗改本堂规条。

·各学堂毕业学生,已定有出身,与科举无异。

·选外国教科书实无流弊者,暂应急用。

·科学相间讲授,乃各国成法,具有深意。

·各省宜讲求警察监狱之学。

·邮电、铁路、矿务等学堂宜添课普通学。

——摘编自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奏定学堂章程》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4.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等,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历史上农业经历了大约三次革命,约10000年前左右,原始农业产生,人类逐步过渡到定居半定居的农耕生活方式,这场革命被称为新石器革命。这次农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西亚、东亚(含南亚)中南美洲。之后人类经历了从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的演变,耕种方式也由刀耕到锄耕再到犁耕的演变。约在公元前1400年前开始,因铁器材料的使用及动物的驯养,人类可以进行铁犁牛耕式的农业。在中国,以小农生产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时代到来。

——摘编自【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材料二   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三   巴贝奇开宗明义地指出,机械化生产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伟大工业的奠基”。他指出,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细化的分工,高效的生产单位必须要把特定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工种类别再翻上几倍。他还提到了各种花销的数额,其中包括机器的保养和维修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费用,在规模太小的工厂里,他们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将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在一座大楼中,会降低运输成本,并且使一个实体能够负责质量控制,这就降低了失误的可能性。

——乔舒亚·B·弗里曼《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世界农业发展演变的特点。结合所学,从生产关系角度阐明原始农业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16世纪西欧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推动这一时期商业贸易变化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厂制”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其对“伟大工业的奠基”产生的作用,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中后期“工厂制”在中国的发展。
2024-06-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五、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起,西方文化大肆入侵亚洲和拉丁美洲。西方文化在这些土地上开始占据重要、甚至主流地位。但是,亚洲和拉美的民族文化并未因遭遇殖民而消散,反而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不断发展。亚洲的儒学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根本的差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却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在拉丁美洲,几百年间,原生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冲突、融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巨翅老》就展示了这种欧洲殖民文化与拉美文化尴尬的“混杂状态”,但这种融合最终形成了追求相互沟通与理解、多元共存、博采众长的新拉美文化。

——摘编自范景兰、侯宣辰《后殖民批评视域下<巨翅老>的文化意蕴解读》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的毁灭,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发世界范围对欧洲文明的信仰危机。民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掀起中西文化论争。东方文化派认为“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我们去超拔(解救)他们”。西化派认为“百分之一百的全盘西化,不但可能,而且是一个较为完善缺少危险的文化出路”。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认为中国新文化“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也“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际上为中西文化论争做了应答和总结。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

根据材料,结合近现代史相关史实,任选一个国家或地区,围绕“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1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经济与社会生活
4
中国近现代史
5
文化交流与传播
6
世界史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0.65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单题
30.65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40.85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50.65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60.65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单题
70.65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80.85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单题
90.6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100.65古代埃及文明单题
11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120.4中世纪教会单题
130.65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14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150.65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单题
160.4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170.85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单题
180.6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单题
19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200.65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单题
210.65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20.65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240.4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三、论述题
230.4教育与选官用人
250.65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