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22947195
乡约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得到广泛推广。明代名臣大儒王阳明、吕坤等人都对乡约的制度或实践有很大的贡献;王阳明制定推行的《南赣乡约》成为明代乡约教化的典范;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的“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清代,乡约基本延续了明代的模式,雍正皇帝更是亲自制定了《圣谕广训》,作为乡约宣讲的正式文本。乡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     
A.儒家士人广泛投身基层教化推广儒学
B.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逐渐与法律合流
C.乡约逐渐成统治阶级维护秩序的工具
D.乡约发挥了扬善纠恶、教化人心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聊斋志异》中有一则故事:一名老妇人之子被老虎吞食,官府捉到老虎后,县官审问老虎说:“我若杀了你,并不能解决老妇人的养老问题,若你肯为老妇人养老,我就放了你。”老虎点头同意,此后供养老妇人直至她去世。后来,百姓为老虎建了“义虎祠”。这揭示了当时(     
A.社会弱势群体处境悲惨B.司法审判充斥迷信色彩
C.民间力量主导社会救济D.社会治理渗透儒家思想
2024-03-07更新 | 1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代《杂令》规定可“役身折酬”;宋代则不同,太宗至道二年(996)降诏:“凡贫人负富人息钱无以偿,没入男女为奴婢者,限诏到并令检勘,还其父母,敢隐匿者治罪。”这一变化(     
A.体现了律令的伦理化B.推动了社会公平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激化了社会矛盾
2023-05-21更新 | 6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法律规定:“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本,马即致远供军,故杀者徒一年半。”宋代的法律也是一样,无故杀牛,判处一年半的徒刑。唐宋时期法律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A.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B.为了推广普及铁犁牛耕技术
C.保障农业和军队的动力来源D.发展养殖完善农业经济体系
2023-02-13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