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欧洲中世纪史书的体例单调乏味,基本上是简明的编年史、年代记,绝大多数作者不再是将军、政治家和独立人格的民间学者,历史写作为僧侣垄断。这表明(       
A.史家出身影响史书编写质量B.史书编撰受社会现实的影响
C.时代变迁导致史书体例变化D.史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早期基督教坚持一条严格的教义“基督徒不得为商人”。公元1275年,阿拉宗教会议制定的法规规定:漂布工、织工、鞣皮工、染工、鞋匠,皆属贱业,禁止教士操作。这表明(     
A.当时社会存在“四民”之分B.基督教义维护世俗王权统治
C.农耕经济占绝对主导优势D.工商业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2024-02-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图4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开的场面。


教士主持解除婚姻的场面

——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024-01-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皮浪命题”是20世纪初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浪就西方古代向中世纪转变的问题而提出的著名史学命题,有关该命题的争论已持续近百年,影响深远。“皮浪命题”指:日耳曼蛮族入侵并没有终结古代文明,中世纪西方的社会仍旧是具有统一性的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组成部分,强调古代地中海文明在蛮族入侵之后在中世纪的延续性。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社会截然不同。

围绕“皮浪命题”的讨论,提出你的观点和认识,并运用世界古代中世纪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服饰最能体现财富、身份地位和意趣,因而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生活习俗的变化。晚明服饰的更新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阅世编》卷八记载,一些地区时兴宋锦、唐锦,尔后又追求汉锦、晋锦,不久“皆称厌物”。 而小康人家衣饰上无大红不穿,就连婢女也非以大红饰衣不可。八品官配着朝中官服,一些教坊司乐工的穿戴竟与朝臣无异,宫中打杂太监也穿起了蟒衣——图案仅比龙袍少一爪。更有甚者,只有皇帝才配使用的龙纹,也开始在民间出现,团龙、立龙等成为寻常百姓常用的服装花纹。人们似乎完全忘却了风俗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追求绚丽多姿的风采。除了服饰之外,住房、饮食、舆马及日用品等方面也是肆无禁忌。

——吴琦、耿新建《晚明风俗变异与民间消费观念的更新》

材料二   中世纪中晚期,狂欢文化及相关仪式、活动为法国所有阶层、性别和年龄的人所共享。上层贵族十分钟爱并支持各种狂欢游戏,也不惮于公开参与大众的狂欢。法国宫廷历来有举行和参加各种狂欢游戏的传统。1393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和若干高级贵族在一场宫廷婚礼中举行了一场吵闹游戏:他们化装成浑身是毛的野蛮人,一边不知所云地嚎叫,一边挥舞着狼牙棒,“像魔鬼一样”疯狂地舞蹈。在基督教大斋节来临之前的狂欢节期间,人们大快朵颐、佩戴面具、身着奇装异服,暂时抛弃世俗身份和等级地位差异与各种繁琐严厉的束缚,尽情欢乐,享受禁欲生活主导下的短暂快乐。在许多地方,狂欢游行是属于驱逐群体恐惧和寻求神灵保护的宗教仪式,也是处理某些特定群体事务尤其是违反群体利益事务的手段,因此具有地方自治和加强群体内部凝聚力的意义。

——摘编自唐运冠《法国中世纪晚期的狂欢文化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与中世纪中晚期法国社会“狂欢”现象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法两国“狂欢”现象出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的欧洲教会较为重视婚姻关系,强调不自由人拥有婚姻权,指出婚姻之存在与种族和社会地位无关;奴隶可以结婚,女奴和自由人结婚不得随意休弃,禁止丈夫休弃不能生育的妻子等。这表明当时的欧洲教会(     
A.打破了封建等级秩序B.开始同世俗生活结合起来
C.传承了宗教改革精神D.客观上刺激个人意识觉醒
2024-01-02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万州高级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图片解读: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商人的地位不被承认,没有被纳入这个序列中。)依据图片,解读其本质上反映了(       
A.职业分工不同B.神权体制秩序C.社会等级特征D.体现议会传统
2023-12-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宿迁中学、宜兴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在1300年的仪式上,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高坐在君士坦丁皇帝宝座上接受群众朝拜,他头戴皇冠,胸挂十字架,手中的牧杖与腰间的宝剑同时熠熠生辉,并高声叫喊道:“我是恺撒!我是皇帝!”由此推知(     
A.教会与世俗王权实现平衡B.奠定了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C.君权神授理论的政治实践D.教权达到巅峰并渐趋衰落
2023-12-2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215年,教皇特使、巴黎大学训导长库尔松制定的章程取消了巴黎圣母院主事对巴黎大学的控制权。1231年,教皇的谕旨使巴黎大学拥有了授予各类学位的专一权及“不受宗教法庭干预”的特权。教皇的上述举措主要是为了(       

A.应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冲击B.强化教廷在文化领域的权威
C.消弭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D.满足城市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2023-1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欧洲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当时地图的绘制表明(     
A.各大文明区域彼此隔绝B.教会控制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C.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日耳曼入侵导致欧洲文化断层
2023-12-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