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中世纪时期,欧洲神学家从《圣经》中引申出寡妇守贞不二的理论,力倡宗教禁欲主义。庄园主们为增加劳动人口则“百般纵容寡妇们结婚,如果她们拒绝或拖延,就会被罚款”。这反映出中世纪的欧洲(     
A.宗教的地位高于法律B.教会与王权之间存在矛盾
C.神权与世俗权力并立D.处于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思想方面,基督教有一整套的教规来规范和约束教徒的言行举止,还有一系列的教义——“三位一体论”、信原罪、信救赎、因信称义说等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以此来巩固基督教的不倒地位,为基督教的合理存在提供理论的支持,将教会人员置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上,以神论来麻痹人们的思想,达到一种愚民的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向人们搜刮钱财。在文化方面,基督教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受到极大的破坏。

——吴丽红《浅谈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材料二   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并无区别,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既然救恩已经为上帝所预定,基督徒的商人或资本家就不再需要为他们个人的救恩而担心惧怕,只要财富是用正当手段获得,而又不是被浪费挥霍掉,资本的积累就不再有道德上的困难。

——摘编自基甸《宗教改革思潮对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


(1)有学者指出“西欧中世纪就是基督教一统天下的中世纪”,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上述观点是否合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观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2023-10-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开设“ 七艺” 课程(古希腊、罗马的传统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以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为培养对象。据此可知,当时(     
A.欧洲的科技文化成就显著B.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促使基督教主动革新
C.西欧的社会教育基础广泛D.基督教对西欧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
2023-09-21更新 | 17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恩格斯说:“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一扫而光……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材料可以反映中世纪欧洲(     

A.与古典文明失去关联B.基督教具有广泛影响
C.神权与王权矛盾尖锐D.难以孕育出近代文明
2023-08-28更新 | 178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三校(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4月线上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活动中,当王权与教权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双方主要从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而非取代或推翻对方的角度出发,采取谈判、法庭斗争、货币赎买,甚至是战争威胁等手段,使彼此达成一种妥协,建立一种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做法(     
A.助推封君封臣制的形成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为城市自治提供了借鉴D.缓和了中世纪的各方矛盾
6 . 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才坠入地狱的。这说明基督教(     
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B.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
2023-06-30更新 | 176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一中、大丰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1330年前后德意志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中的插图,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的基督教(     

   

          教士主持解除婚姻的场面
A.控制了民众的精神生活B.充当了基层治理的角色
C.催生了人文主义的复苏D.推动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婴儿出生后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撒,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B.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C.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D.基督教对战争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14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显示出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治安的改善。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在波兰,除了早已出现的450座城市外,1450年到1550年间又增加了约200座新城市……但即便在那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相当小,不到总人口的15%。1500年,只有6%的欧洲人居住在人口超过1万的城镇。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到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挪威、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斐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简要分析12—13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是欧洲中世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由此可推知,中世纪晚期(     
   
A.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B.宗教信仰遭受严峻挑战
C.逆转了严谨的服饰风格D.社会风气不断腐化堕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