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诸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壮大。800年,查理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其时他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致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据此可知,查理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A.抛弃了日耳曼人的部落传统B.全面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C.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D.利用了罗马帝国时兴起的宗教力量
2023-02-24更新 | 148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

材料二 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占有国家土地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还向全体教徒征收什一税。教会垄断了对《圣经》的解释权,任何背离教会说教和反对罗马教廷教义的思想都被当作“异端”。13世纪,教会建立起“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分子进行判决,轻则罚款,重则监禁,有的甚至被捆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哥白尼和伽利略因为宣扬违背教会思想的“太阳中心说”,长期受到监禁和迫害。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2-13世纪,教皇权力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主。

材料三 西欧到11世纪中叶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最大的集市数香槟集市(从西欧、北欧和东方运来的货物都在法国香槟伯爵领地六座城市交易,成为全欧性的商业中心)。一些城市商人势力显赫,操纵市政,形成城市贵族。大学生抒发个人情怀的校园诗歌流行,被称作“世俗的拉丁诗”。

——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解释西欧封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罗马教廷所处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1-13世纪的西欧城市状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学者针对西方文明上古与中古分期问题指出:“7~8世纪,一系列新的现象打破了尚存的统一性……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传统的融合最终完成。”上古向中古的转变也是“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转变。据此可知,中古与上古文明的区别主要在于(     
A.文明多元趋势的加强B.王国割据局面的形成
C.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D.政治与宗教逐渐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某学者在论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时说:“正是由于教会的大力扶持,大学才得以逐渐羽毛丰满,形成规模。虽然大学后来回过头反对教会,但它的根基还是深深扎在基督教文化里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最适合作为该学者此言论的依据的是,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A.最早产生于自治城市B.传承了古罗马文化C.培养了宗教改革先驱D.普遍开设神学课程
2022-08-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
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
2022-07-25更新 | 308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936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走上圣坛,从主教的手中接过象征王权的权杖和王冠,美因茨和科隆的大主教共同为他举行了涂油礼。这一现象印证了中世纪欧洲(     
A.王权依托于神权B.封建制度并不完善
C.王权地位至高无上D.王权教权长期并立
7 . 某中学高一(1)班正在开展“中古时期的西欧”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到两个小组的研究活动中进来。

第一组:研究主题【黑暗愚昧的中世纪】

材料一   


材料二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领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领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材料三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正确”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

第二组:研究主题【曙光初现的中世纪】

材料四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兴起迟而发展快,不仅是由于社会经济勃兴的推动和市民的奋斗,而且还得益于它找到了合适的盟友王权的支持。城市与王权结盟,使得在封建割据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城市增强了力量,更有能力与封建领主的侵逼和社会经济运行不畅的困难做斗争,在艰难竭蹶之中成长壮大,使城市工商业得以发展兴盛。同时,这样的联盟也促进了王权的加强,促进了西欧各国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封建割据的历史进程,并导致了西欧政体的演变。

——摘编自黄健荣《中古西欧城市与王权的盟友关系》


(1)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制度的名称是什么?请概括这一制度的实质?
(2)结合材料二,分析庄园有何特征?指出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根据材料三,“黑暗愚昧的中世纪”反映在思想上的表现是什么?
(4)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寻找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曙光”。
8 . 【中世纪的西欧与城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居住的城堡和高耸入云的教堂成为典型建筑。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据马克垚《欧洲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公元10世纪左右,中世纪的大垦荒以及轮作制的发展大大提高农业产量,有了更多可供在市场交换的农产品。11世纪西欧人掀起十字军东征运动,打通了与东方和非洲的贸易通道。在12—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一条连接意大利到中国的贸易通道建立起来了。西欧工商业和城市得到发展,国王、教会、教堂、修道院等也支持兴建了很多城市,他们为居民提供保护,以收取租金和工商业税。到13、14世纪之交时,西欧城镇总数大约达到1万个左右。

——摘编自王挺之《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社会生活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早期西欧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和影响。
9 . 在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学校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基督教宣扬的“十诫”中涉及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证、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等内容。这反映了
A.教会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B.教会控制了中世纪的教育
C.教会训诫凌驾于法律之上D.基督教文化影响近代欧洲
2022-03-23更新 | 1315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恩格斯说,“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一扫而光。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样,不过是神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的原则来处理。”因此欧洲的封建社会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基督教会一统天下B.封建贵族的腐朽统治
C.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D.长期不断的地区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