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


材料二       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由渐没落,从12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王权最终能取得胜利要归因于在王权与教皇的斗争中,西欧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萌动。1213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1516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原”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的双剑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后期王权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2-12-13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开办了一些学校,学校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宣扬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十诫”。这反映了中世纪基督教(     
A.把世俗文化排斥在教育之外B.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C.教会的训诫凌驾于法律之上D.实现教会对人思想意识的绝对控制
3 . 中古欧洲的文明。

材料   最简易的方法是从什么不是封建社会说起。虽然从血缘关系产生出来的各种义务在封建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封建社会并不只依赖血缘关系。更确切地说,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关系纽带正是在血族关系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时候才发展起来的。此外,尽管凌驾于众多小权力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观念仍持续存在,但封建主义是与国家的极度衰弱、特别是与国家保护能力的衰弱同时发生的。

封建制度意味着一群卑微的人对少数豪强严格的经济从属。它在前一时期已经接受了罗马的农庄和日耳曼的农村首领制之后,扩大并巩固了这些人剥削人的方法,并且将获得土地收入的权利和行使权力的权利错综复杂地联系起来,从这一切中造就了中世纪的真正庄园。封建制度所做的这一切,部分地是为了服务于上帝的教士寡头集团的利益,但主要的是为了服务于武士寡头集团的利益。

——【法】M·布洛赫《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022-11-08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以此打击异己。1553年,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在《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指出肺循环的基本事实,被天主教徒与新教徒都视为异端邪说,后在日内瓦被加尔文派判处火刑。到1820年,西班牙宗教法庭审判的“异端”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由此可见(     
A.西班牙王权凌驾于罗马教皇之上B.基督教成为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C.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D.基督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学者针对西方文明上古与中古分期问题指出:“7~8世纪,一系列新的现象打破了尚存的统一性……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传统的融合最终完成。”上古向中古的转变也是“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转变。据此可知,中古与上古文明的区别主要在于(     
A.文明多元趋势的加强B.王国割据局面的形成
C.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D.政治与宗教逐渐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指出:“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基督教(     
①维护了欧洲封建主的统治   ②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③是西欧社会唯一文化符号   ④严重地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人长期生活在贫困的社会里,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这段论述(     
A.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B.揭示了中古欧洲发展停滞的原因
C.旨在说明宗教信仰的盲目性D.存在对中世纪时欧洲王权的贬低
8 . 中世纪西欧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不断发展;阿拉伯帝国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了欧亚大陆(     
A.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C.东西文化的同源性D.经济基础的一致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婴儿出生后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撒,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B.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C.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D.基督教对战争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144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等级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中世纪相当长的时期里,西欧都处于“知识是信仰的奴仆”“理性必须服从信仰”“知识交给信仰使唤”的境地。此时的西欧(     
A.反对神学斗争激烈B.古希腊罗马文化衰落
C.没有取得科学成就D.基督教会把持教育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