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从1947年至1994年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据不完全统计,前7轮谈判中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就近10万种。第8轮谈判取得更为重大的进展,不仅就逐步取消进口许可证或配额、减让关税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多边协议,而且最终于1994415日在摩洛哥签署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1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随即宣告结束。

——摘编自《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二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减弱,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企业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低成本的业务沟通和商业数据交换,而且通过网络服务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全世界任何角落。

——摘编自《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子商务出现的背景,并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23-08-27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第2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 . 国家的宏观调控
(1)加强国家干预
背景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______________的弊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③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
措施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2)减少国家干预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_____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②措施:适当_______________干预。
(3)加强国际协调
①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_______________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②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护经济秩序。
2022-09-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8-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3 . 国家制度-社会变革-人才培养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化,并最终迅速地“炸毁”了血缘纽带。奴隶制国家产生,采取以契约性的互补关系为纽带的古典民主政治制度,作为综合多种利益与整合政治秩序的制度手段。

东方国家的社会并没有古希腊意义上的那种发达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内部广泛存在的血缘纽带也并没有被商品经济所“炸毁”。但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功能,包括社会成员的赈灾、水利、管理、安全、自卫的需要是如此迫切,这就使旨在实现这些公共功能的公共组织,即东方专制主义的国家,在商品经济炸毁血缘纽带之前就提前出现了。

——王旭东《先秦史研究》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作者认为古希腊与古代东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   17—18世纪,英国以金银货币为财富,国家敛积财富并干预经济活动。政府逐渐取消地方关税,统一国内市场,规范交易行为。英国经济立法多达250个,几乎所有工商业领域都受制于非常细致的立法,以控制各行业的“自我管制”。政府降低工资以减少成本和增加出口竞争力。

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认为不应做也不应试图做任何事,应遵循自然秩序、市场自动调节,反对国家干预。18世纪末期,英国妨碍经济发展的旧政策法规逐渐消除。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社会经济进入不稳定时期,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突出,急需解决。

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依托市场经济基础进行国家调控,以政策手段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英国政府对金融、财政、产业和税收、价格和工资等方面进行指导。以福利手段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扩大政府开支。1932年,英国政府宣布放弃自由贸易,实行进口税,建立帝国特惠制,保护市场。

——苏振芳《英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2)依据材料,概括17世纪以来,英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其变化的历史背景。
2021-07-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新教材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检测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0—1982经济发展

项目时间1950—19731974—1982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6%2.4%
通货膨胀率3.4%9.9%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迅速的背景、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974—1982年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什么状况?各国是如何应对的?
2020-05-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9~1974年美国实施的主要社会性管制措施

《矿山安全与健康法》《全国环境政策法》
《轮胎安全法》《水质改进法》
《职业安全和健康法》《消费者产品安全法》
《保险杠标准法》《海洋倾倒(垃圾)法》
《噪音污染控制法》《饮用水安全法》
《危险物品运输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授权法》

材料二   1979年和1980年,美国的物价全面上涨超过了12%,70年代中期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到9%,到1980年,仍高达7.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的购买力首次出现了下降。经济学家卡恩认为:美国的压制技术革新、姑息无效率性,引起工资和物价螺旋式上升,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里根总统也认为是过度的管制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兴起了一场管制改革运动,旨在放宽或取消部分政府管制的规章条例,改革管制方式,强化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管制体系,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必康《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社会性管制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美国加强社会性管制的主要背景及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进行管制改革的主要背景和原因。这一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努松著《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材料三袁志刚在《从里根新政看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中指出:如果我们讨论克林顿时期的经济繁荣,则不得不提到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里根新政。因为克林顿时期的美国新经济正是里根新政在九十年代经济政策上的延续和私人经济的继续发展。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已经被凯恩斯主义统治了四十余年。经过长期的需求管理,美国经济拥有一个庞大的政府,并随时遭受其看似合理的管制和调控。可是,长期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经济表现,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同时上升的滞胀情况。尽管如此,战后开始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丝毫也没有减弱。

1981年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在当前的危机下,政府并不是解决我们问题的办法,而正是问题本身。”其“经济复兴”计划概括地说,就是“三砍一稳”,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大砍个人与企业的税率,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以及要求制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思想中政府作用的主要差异;概括它们对不同时期的英国发展分别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的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归纳里根经济改革的背景;并分析里根政府与罗斯福政府在解决经济危机策略上的发展性变化。

2018-02-21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7 . 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至今,它仍是世界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9年国会度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亚瑟·索尔特爵士把霍利—斯莫特关税称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路易斯·道格拉斯认为托马斯修正案(致使1933年3月美元贬值)标志着“我们所知的西方文明的终结”。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注:霍利—斯莫特关税法于1930年6月17日经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

材料三   对全世界而言,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始终是一个难以消除的危险。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有呼吁对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的人,而工业化国家有可能分裂成几个大的地区性贸易集团。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航海条例在英国发展史上的作用,分析英国后来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并说明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霍利—斯英特关税法与托马斯修正案出台的背景。谈谈你对“西方文明的终结”这一论点的理解。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国家在二战后为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影响。

8 .
角度

具体内容

背景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_______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________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______、以强化_____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各国
举措
加大政府在_____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制定_______,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________

国际举措

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际经济组织。
采取_______,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2024-02-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预习自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所示为1945~1953年杜鲁门政府高级官员的企业背景。这一现象可用于研究(       

职位

姓名

上任前与大企业(财团)的关系

总统

哈里·杜鲁门

摩根财团和东部财团

国务卿

小爱德华·斯忒丁纽斯

乔治·马歇尔

迪安·艾奇逊

美国钢铁公司董事长

泛美航空公司董事

摩根财团

国际开发顾问委员会主席

纳尔逊·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财团老板

世界银行行长

约翰·迈克洛伊

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必然性
C.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全球主义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史料二   工党政府1945年上台后,把一些工业企业收归国有,付给原企业主巨额赔偿费,成立了有关公司的国家管理局,由政府任命董事,归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工党政府通过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对英国20%的工商行业进行了国家控制。1945年到1951年英国工党的经济政策,促进了英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摘编自赵君《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研究(1945-1951)》

史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摘编自林毅夫《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同样重要》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史料二指出,二战后初期英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台这些政策的背景。
(3)根据史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什么?
2024-02-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