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罗斯福称:“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一点什么。”鉴于此,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并颁布《社会保障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取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

——摘编自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就业工程及启示》

材料二   二战后,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国家的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之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实行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2021-06-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庭养老,即由家庭承担赡养老人的功能。在东方国家,老人与他们的孩子居住在一个大家庭里,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老人与孩子,都用各种方式尽其义务。

北魏时期,政府为保证老人有儿女所养,首创“存留养亲”制度。其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刑罚缓期执行。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可以赦免一些罪行不太严重的犯人。到了清代,家庭养老的法律规定相当严苛,其中,如果老人因为养老无着而自杀,那么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摘编自梁盼《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养老保险是从德国开始的。1889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第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其对象仅仅是生活因难的伤残老工人,缴费与给付水平极低。二战后,随着《贝弗里奇计划》的实施以及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以公共年金计划为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工业化国家纷纷建立和完善。有些国家将养老全扩展到全体公民,同其是否就业及工资收入无关。罗斯福实施“新政”,颁布《社会保障法案》是其重要措施之一。美国“新政”所建立的养老保险,是一种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在待遇标准上实行累退式的与工资收入相关联的制度,以照顾低工资劳动者。此后,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工业化国家普遍覆盖全体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摘编自《中国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美国家近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2021-12-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一、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平主义者主要包括三部分人;妇女、宗教界人士及在校大学生。1935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关系紧张时,美国由28个和平团体联合组成“全国和平会议”。在和平主义团体和孤立主义者的压力下,促成1935-1937年三个中立法的通过。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总统发表了主要针对日本侵华的“防疫”演说,第二天《华尔街日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停止对外干涉,美国要和平”的社论。美国六大和平组织联名发起一场征集2500万人的签名活动,要求“避免使美国卷入战争”。鉴于此,罗斯福宣布“‘制裁’是一个难听的字眼,应当被‘抛出窗外’"。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时,鉴于国内反战情绪,罗斯福拒绝进行斡旋。据估计,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平运动最兴盛时,拥护者有1200万人。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平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平运动的影响。
2024-05-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后半叶,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出现了新的女权运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女权运动带有强烈的女权意识,不但不满足于以前所要求的政治上的平等,而且要求妇女在一切方面,特别是在社会生活方面与男子完全平等。女权主义者向男性控制的一切领域发起冲击。大量启发妇女意识、呼吁妇女发现和创造自己价值的女权主义的理论书籍出版,各种争取男女平等的妇女组织涌现。1977年,在美国休斯敦还召开了全美妇女代表大会,有1800名代表参加。

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运动成果显著,许多国家通过了男女平等的新立法。妇女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大批杰出女性涌入以前一直由男子控制的工作领域。大批女科学家、女法官、女经理、女政治家出现。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半叶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后半叶女权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1945年,英国工党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金法案》《保险法》《工伤福利法》《医疗保险法》等。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做出了贡献,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成为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英国采取的“福利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又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远?
7 . 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国计民生,美国的社会发展与其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29年至1932年,全国共约发生2700次罢工。1932年春夏,工人、退伍军人向白宫请愿。他们携家带口来到华盛顿要求政府给予补助。……工人罢工的同时,农民的罢工运动也以燎原之势席卷西部。他们要求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降低中间商高的出奇的利润,给穷人发放补助,停止拍卖破产者的财产。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材料二   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国民造林保护队救济法》,由联邦政府拨款,吸收2.5万名18—25岁的男青年参加市政建设,如植树、修路、土壤保护等,每月工资30美元。11月成立“民间工程署”,拨款33亿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项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这种救济方式,……为日后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杜鲁门于1946年签署《就业法》,规定政府有责任帮助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同时扩大老年遗族受益人范围,在1956年艾森豪威尔执政时发展为老年、遗族、残疾保险,并且将抚养未成年人的贫困成年人也列入了AFDC计划;1949年通《住房法》,使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城市和农村的住房问题;提出一项全面实施预付保险金的国民健康医疗保险计划,任何人不拘年龄均可参加,经费来源于社会保障税的4%。……从1969年尼克松上台以后,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迎来了一个收缩调整的时期。

——吴娆《试析美国社会福利政策模式》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工人、农民罢工的时代背景。政府是如何成功扭转危局的?这一举措体现出怎样的显著特点?
(2)依据材料二,“这种救济方式”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概括材料三中美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收缩调整”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哪些因素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
2017·全国·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是社会保障法产生和初期发展阶段。1881年11月17日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的《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并说改善工人福利,是为了“和破坏性的社会民主党的企图进行斗争”。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德国1883年制定的劳工疾病保险法规定某些行业中工资少于限额的工人应强制加入医疗保险基金会,基金会强制性征收工人和雇主应缴纳的基金,这标志着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度的产生。1884年又颁布《劳工伤害保险法》,1889年颁布《残废和老年保险法》。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一时间成为各国仿效立法的楷模。

—摘自史探径《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外国法译评》1999年02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特点。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启动。1952年6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公费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实行。1951年初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颁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正的决定》,使劳保医疗制度得以建立。随着土地革命的结束,农村互助合作风起云涌,不少地方由群众自愿筹资成立了保健所、医疗所等医疗互助组织。1956年,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村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合作社的社员因公负伤或因公致病的医疗给予了明确规定。不久,全国普遍出现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集体与个人相结合,具有互助互济性质的农村合作医疗。

—摘王晓玲《中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的历史演进及制度反思》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与中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9 . 材料一

养老金:
65.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
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
医疗保险:
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的补贴
失业补贴:
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的75%

材料二“福利国家”建成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的前提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福利国家”。

2017-08-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③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④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