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社会现(近)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兴士民公会。富贵善义,仰体天父、天兄好生圣心者,听其甘心乐助,以拯困扶危,并教育等件。至施舍一则,不得白白妄施,以沽名誉,恐无贞节者一味望恩,不自食其力,是滋弊也。宜合作工,以受所值,惟废疾无所归者准白白受施。

——烘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本法案(《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材料三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关于社会福利的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

(3)据材料三、四与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及其局限性。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有何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中国慈善发展历史》

材料二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1941年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弗里奇报告成为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社会保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西方社会保障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社会保障发展的趋势。

2016-12-13更新 | 1008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敦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达41.6%。截至2010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材料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上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成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2021-04-28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1年,俾斯麦意识到光靠“鞭子政策”无法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需要辅以“糖果政策”改善工人的处境。因此,德国先后制定了1883年《疾病保险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扣1889年《老年保险法》。三项社会保险立法均规定了雇工与雇员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权益。此后,三项保险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1911年,德国政府把诸多社会保险法令集合为一部法典,这部法典基本上奠定了现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这些“湿和的手段”起到了诱使工人离开阶级斗争轨道的作用,还产生了较大的示范效应,西欧各国纷纷效仿。

——摘编自丁建定《试论近代晚期西欧各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社会保险立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保险立法的影响。
2023-01-29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几乎“把资本主义带到一个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社会崩溃却并未发生。有学者认为“主因在各国鉴于惨痛教训,大萧条之后纷纷设立了社会福利制度”。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事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需要进步激励士气和增强社会团结,这也推动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1941年,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障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弟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摘编自杨敏、郑杭生《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二战之后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普遍建立,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但这并非表明,现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十全十美。据英国的有关方面统计,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在20世纪60年代为81化英镑左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到1980年上升为221.5亿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1%,年均增长5.2%,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3%。虽说西方国家公共开支比重大,但社会福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英国是福利国家的典范,但目前英国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和略高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估计接近1700万,约占总人口的30%,在欧盟组织的其他国家,贫困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业动力,在西方国家一些失业者不在积极寻求就业岗位,而是等待着国家的救济,八九十年代欧洲的经济萧条过程中,这些因素很快变为导致高失业率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周良才《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几点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6 .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引入社会保险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俾斯麦为遏制工人运动,设立医疗保险、工伤事故保险、老年与伤残保险,开社会保障之先河,成为各国竞相效仿的典范。俾斯麦说: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任何一个有养老金的人,都会比那些没有这样期望的人更容易得到满足,更容易管理。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的经济奇迹时期,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张。20世纪70年代,德国陷入经济下滑,但其保障水平和保障支出水涨船高。德国着手进行改革,可以概括为:进行社保制度的结构性调整,如提高退休年龄;改革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成本,促进灵活就业;对社保资金征收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国家的责任向社会伙伴和个体转移。

——据朱宇方《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德国福利国家制度变革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德国推行社会保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保障改革的背景及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各国鉴于惨痛教训,大萧条之后纷纷设立了社会福利制度。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事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需要进一步鼓励士气和增强社会团结,这也推动了西方福利社会制度的确立。1941年,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的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1948年,英国首相丈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摘编自杨敏、郑杭生《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一部分地区建立了孤残儿童福利院。对职工福利改革幅度较大的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国家对职工福利基金提取办法也作了适当调整。把职工福利分为共享和变动两部分,共享部分主要用于生活方面的需要,变动部分用于发展的需要,在福利基金的使用上,尽量做到对职工更有利。从1978年民政部倡导兴办社区服务业以来,社区服务在全国大中城市已初具规模,到1992年,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已达11.2万个。为了规范社区服务业,1993年,民政部、国家计委等14家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

——摘编自刘翠霄《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措施。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福利制度与西方福利制度的本质区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颁布《经济机会法》,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实施大幅度的减税,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冯英、聂文倩《外国的社会救助》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社会救济制度按照“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辅之以政府必要的救济”的基本方针。1951年,对于企业职工,财务部颁布《劳保条例》规定,保险经费来源为企业,职工无需缴纳保险金,保险的管理单位为工会。对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国家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由国家定额和统包统配,不实行《劳保条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

——摘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保障的特点,并说明中美两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共同的现实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西欧盛行的凯恩斯主义就把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当作调节经济的杠杆,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社会福利事业服务的的医疗、职业培训、老年保健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吸收了大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失业者……但自1975年以来,由于经济危机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陷于重重困难。

本世纪二十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20%,五十年代占到30%,七十年代增加到40%;北欧国家占50%以上,公共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约占三分之二。例如,法国医院的预算取决于当年病床的利用率,医院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期,致使保健费用每年递增15—20%。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规定不明确,也助长了少数人的依赖思想。“人人为自己,国家为人人”,不能发挥社会的互助作用。

——摘编自杨祖功、曾宪树《论西欧的“福利国家危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方推行福利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2019-09-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
10 .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阅读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传统救灾救助体系中.历代政府十分重视对民办机构进行引导和管理。……从西周开始历代政府都设立了职责包括救济在内的政府管理机构和官员。……还设立了救灾效果绩效考核制度,对各级官员的救灾业绩进行考核,以认定其高下优劣,奖罚十分严明。为了防范救灾过程中舞弊行为,制定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十分注重灾前预防,官方的社会救灾机构更加注重灾后的救助。——摘自张寿《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当议》
材料二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

——摘编自(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动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战后英国陆续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国民救济法》《工资委员会法》等。……英国所有公民从出生那天起就有一张社会保障卡,从受抚养、上学、病残、就业和失业、丧偶或抚养子女、年老退休直到死亡都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20世纪80年代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摘编自黄安年《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保障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历代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具体做法。指出历代政府重视社会保障的思想根源。
(2)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时期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英国社会保障的显著特点。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