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一批“战斗的妇女参政运动者”出现在英国公众舞台上,她们用一种剧烈的手段把妇女选举权问题提上日程,如图是1914年要求妇女选举权的潘克赫斯特女士在示威时被捕的照片。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18年,大不列颠的妇女选举权运动取得重大突破,妇女得到了带有某些限制的投票权:1928年,这些限制就取消了,妇女在同男子平等的基础上被给予了选举权。在德国以及在欧洲大多数新国家里,妇女也投票了。在苏联,1917年革命以后,妇女在同男子平等的基础上得到了投票权。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妇女的地位发生较大变化。……取得选举权后,更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已婚妇女参加工作成为一种时尚。1920年至1930年,已婚妇女参加工作的人数由190万增至310万人。妇女就业机会扩大的结果,是男子优势的某种衰退。妇女晚婚,生孩子减少,并且比较愿意摆脱婚姻的束缚。但同时,妇女开始吸烟、饮酒、穿短裙、剪短发……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后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影响。
2023-10-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观澜湖双优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2016-11-27更新 | 4758次组卷 | 5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