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社会现(近)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兴士民公会。富贵善义,仰体天父、天兄好生圣心者,听其甘心乐助,以拯困扶危,并教育等件。至施舍一则,不得白白妄施,以沽名誉,恐无贞节者一味望恩,不自食其力,是滋弊也。宜合作工,以受所值,惟废疾无所归者准白白受施。

——烘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本法案(《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材料三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关于社会福利的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

(3)据材料三、四与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及其局限性。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有何认识?

2 .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5080200
儿童津贴13.013.013.0
其他津贴50.130.10
纳税0-7.9-43.8
国民保险-4.5-7.2-18.0
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资料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冶》)

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3 . 民生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关心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社会立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带来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福利制度的?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材料二   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结果。
材料三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3)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几次波动”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发展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2分
(4)综上所述,谈谈各国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
2016-11-18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4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于西欧国家,迄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俾斯麦在1881年时就看到,先用“鞭子政策”对付工人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辅以“糖果政策”改善工人处境。(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规定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1889年颁布残疾和老年保险法,保险费由国家、雇主和工人缴纳。到1900年,领社会保险费的人数达500万人。俾斯麦的社会立法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大危机促使美国政府致力于社会保障事业。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从1950年至1980年,联邦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每年平均递增11.8%。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福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把与社会福利有关的部分资产,如医院等出售给私人或私营部门;将某些社会福利项目的出资与管理责任交给私人组织;削减国家提供的福利。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国家责任的减弱,如通过对地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审计、检查和评估等措施强化对它们的约束与控制。

——摘编自闵凡祥《国家与社会:英国福利观念的变迁与撒切尔政府社会福利改革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推出社会保障制度的时代背景。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做法。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撒切尔政府改革社会福利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方社会福利建设中的政府责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百年发展,不仅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材料二   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

——德皇威廉一世《黄金诏书》(18811117日)

材料三   德国能提供如此丰厚的社会保险,和它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二战后,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德国社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经济增长乏力而出现的失业问题不断加剧,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政府在维持原有保险水平的前提下,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王丽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及借鉴研究》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影响,并谈谈“时代发展与制度调整”的关系。
(2)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2020-11-12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中华中学、溧水中学)等六校2017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家似乎最有可能成为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施事者。”国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国家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的主要行动

关注的领域采取的行动结果
医疗国家出资实行强制性免疫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关注公共卫生;建造医院,支付医疗费用。控制或根除以前曾是致命的疾病;吸烟人数减少;预期寿命增加;穷人、老人和曾被忽视的群体享受卫生保健。
教育公共拨款普及中等教育,资助和拨款支持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识字率和科技创新教育带来创亲和社会变革;失业率下降;人口素质提高。
福利通过直接付款、扶植教育和实施公共卫生计划帮助儿童和穷人。提高了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就业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保险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纳退休、失业保险金等。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贫困程度大幅下降;提供了更好的卫生医疗。

材料二 在20世纪的前3/4左右的时间里,国家似乎是社会的唯一 塑造者…… 在教育、卫生、福利、保险计划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为此消耗了比例巨大的国家预算。 一 方面对自由的需求日益增长,另 一 方面又要调控日益复杂和繁琐的社会,因而(国家的)社会政策必须在两者之间加以平衡。政府规划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包治百病的良方,但实质上这就意味着向公共权力交出部分的个人自由……国家管制限制了商业效率,挫败了产业的活力;官僚体制和福利规划似乎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剥夺了生活的热情……一旦承揽了责任,政府再也无法开脱,否则就会疏远选民,导致公民的卫生保健和福利保障的破坏。 对许多国家来说,(仅)养老金已经成为几乎难以承受的负担。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述评国家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的行动。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国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的后1/4时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大跃进”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沉重压力。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主要原因。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颁布《经济机会法》,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实施大幅度的减税,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冯英、聂文倩《外国的社会救助》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8 .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时会对经济政策进行适时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经济危机后,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一系列法案,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法令规定联邦政府授予各州老年资助费、老年救济金、失业补助金、儿童补助款、妇幼福利补助费等;失业保险由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于工人工资1%的费用,剩余部分由联邦政府拨付;使用联邦资金清理贫民窟,建设低费用住房,在37个城市提供2.16万套住房和1.5万套迁居工程;联邦政府为佃农、劳工及分成制农民提供为期40年的年年息3%的购房贷款。在执行贷款时,住房贷款98%都给了白人,全国超过65%的黑人被新法案排除在外,在南部某些地区达到了80%以上。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等

材料二   美国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经济危机,我们遭受着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一……停滞的工业使工人失业、蒙受痛苦并失去了个人尊严。即使那些有工作的人,也因税收制度的缘故而得不到公正的劳动报酬,尽管我们的纳税负担相当沉重,但还是跟不上公共开支的增长。几十年来,我们的赤字不断上涨,为了图一时便利,我们抵押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孩子的未来……今天,我们的政府超出需要而过度膨胀,导致了对我们生活的干预和侵扰,现在是时候制止、遏制政府的扩张……至于自由的敌人、那些潜在的对手,我们提醒他们……我们愿意为和平而谈判……但不要误解我们的忍耐。

——1981年里根总统发表就职演说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实施福利制度的特点。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危机推动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9-11-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材料一:在传统救灾救助体系中,历代政府十分重视对民办机构进行引导和管理。……从西周开始历代政府都设立了职责包括救济在内的政府管理机构和官员。……还设立了救灾效果绩效考核制度,对各级官员的救灾业绩进行考核,以认定其高下优劣,奖罚十分严明,为了防范救灾过程中舞弊行为,制定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十分注重灾前预防,官方的社会救灾机构更加注重灾后的救助。

——摘自张寿《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材料二:本法蒙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

——摘编自(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战后英国陆续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国民救济法》《工资委员会法》等,……英国所有公民从出生那天起就有一张社会保障卡,从受抚养、上学、病残,就业和失业、丧偶或抚养子女、年老退休直到死亡都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20世纪80年代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摘编自黄安年《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保障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历代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具体做法。指出历代政府重视社会保障的思想根源。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时期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英国社会保障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缩小福利规模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看法。
2019-07-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

——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即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改革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2019-05-1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