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卡斯特罗时常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经常教育古巴人民:“思想工作是古巴生存的基础。”卡斯特罗认为古巴共产党体现了古巴历史上所有革命者的理想,因此,要加入古巴共产党必须首先承认党纲,向党宣誓。在建立好各政党联合阵线的同时,牢牢把握住军队指挥权这一枪杆子。卡斯特罗独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同各党派、运动和小团体建立联合阵线的同时,牢牢握住革命的枪杆子。在马埃斯特腊斯山区作战的时候,卡斯特罗就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思想。鉴于解放区财政的困难,卡斯特罗积极发展同平原地区的贸易往来,为山区作战提供了物质保障。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随即展开了他对全国范围内经济思想的实践。

——摘编自尹维杰(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及其拉美实践)

材料二   卡斯特罗领导游击队在山区与政府军作战的同时,也指示城市中的“七二六运动”地下组织发动后方攻势。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不断援助拉美各国,希望拉丁美洲整体独立。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对拉美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在拉美出现了夺取政权道路的所谓“卡斯特罗主义”。卡斯特罗积极建立同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关系,以此对抗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他亲和的形象,受到了东欧各国人民的喜爱,甚至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也有着独特的情谊。

——摘编自尹维杰《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及其拉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斯特罗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卡斯特罗革命思想的影响。
2023-07-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殖民主义制度的出现到殖民主义体系的最终形成,其间存在着一个较长的过程……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热衷于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为了协调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之争,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英、法、德、比、俄等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就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活动,通过了一个颇为有名的“有效占领”原则。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新殖民主义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采取赤裸裸的武装入侵的手段。”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

——摘编自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三个经济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和新殖民主义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官艾伦·杜勒斯曾说,“通过影视节目、连环漫画和杂志广告,美国公司对墨西哥底层百姓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教育制度的影响更为持久。”艾伦·杜勒斯所述的美国做法旨在(     
A.丰富墨西哥民众文化生活B.对墨西哥渗透文化价值观
C.扩大对墨西哥的军事侵略D.加强与墨西哥的友好关系
4 .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顿。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

材料二



1956年埃及时政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概括一条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并予以简要说明。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二   一些西方学者或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其宗主国主动选择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在演讲中就宣称:大英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他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的印度为例,说明英国如何“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蕃)》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印度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亚洲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埃及在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坚持游击战争,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者
拉丁
美洲
尼加拉瓜桑地诺带领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总统进行民主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材料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7 . 1945-1994年,世界上有122个国家立。1994年帕劳共和国独立,联合国的托管任务完成。截至2011年年底,联合国已经包括193个国家和两个观察员国家,70亿人口中约有130万人生活在殖民统治下。这说明
A.世界殖民体系已走向崩溃B.联合国维护和平的任务基本实现
C.发展中国家政治作用凸显D.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
2021-07-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6年,阿根廷正式宣布独立。1862年,米特雷担任阿根廷总统后,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与动乱,掀起了阿根廷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的高潮。统一后的阿根廷联邦政府大力扶待畜牧业的发展,而后在1870~1914年,阿根廷借助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快速增长,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该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富裕和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此期被誉为该国现代化进程的“美好时代”。

——摘编自董国辉《初级产品出口与阿根廷的早期现代化-拉美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的反思》

材料二     18801912年的阿根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被誉为“世界粮仓和肉库”,但经济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对外依附性问题尤为突出,其增长进程多次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打断,造成了该国经济发展的停滞或下降。阿根廷在金融领域深受英国资本的掌控,几乎成了英国的商业殖民地,被称为“不列颠帝国的第五自治领”。它盛行的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加剧了国内贫富差距,严重阻碍了农业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总之,快速发展的阿根廷仍隐藏着诸多问题,使该国早期现代化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摘编自孙俊杰《论阿根廷的“黄金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述阿根廷“美好时代”出现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阿根廷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因素。
9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1999世界大事记(部分)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成立。

1947年,英国结束其在南亚的帝国统治,印巴分治;美国等23个国家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1956年,埃及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59年,古巴革命。

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991年,欧共体的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澳门回归中国。


根据材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论题明确,逻辑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