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70-1988年间,发展中国家间出口额在它们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3%增加到27.4%:1975-198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开发援助从62.39亿美元增加到84.66亿美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也逐渐增加,到1980年,累计已达到50~100亿美元。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B.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C.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滞胀D.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2023-09-0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新兴城市。11世纪后期,英国的考文垂有约6000人,约克有1万余人;14世纪初,只有几座城市超过5万人。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包括城市贵族、富裕商人、手工业者、教士、律师、教师、帮工、学徒等。1115世纪,领主常将自治特许状赐予城市,以标明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城市市民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也往往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与封建制以出身定等级不同的是,城市中的社会等级是以财富为基础的。每个人的社会身份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发家致富享有优越地位,富人也有因顷刻破产而沦为下层的可能。

——摘编自姜守明《浅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制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的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这一时期的城市化依托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原来脱胎于封建城市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城市中劳动人民居住条件恶化,形成贫民窟;而资产阶级在环境较好的地区建造舒适的高级住宅别墅。

——摘编自郭笑撰《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与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材料三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19602010年)   

年份整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
196010.3234.25.7260.54.6022.2
197013.7137.16.9866.66.7325.4
198017.6439.67.9870.29.6629.2
199022.3442.68.7772.513.5733.6
200028.5446.69.5074.419.0439.3
201036.2351.810.1176.026.1246.2

——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城市地理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欧新兴城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并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不同的原因。
2023-08-04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20世纪50年代部分非洲国家某种作物占总出口的比例(%)统计表。表格所示经济现象的形成根源于(     
国家
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苏丹
咖啡花生可可原棉
1950——97.2071.771.34
195252.4496.2062.370.4
195465.276.374.7455.7
A.非洲种植结构单一B.非洲地理环境独特
C.世界市场发展需要D.宗主国的殖民方式
2023-07-07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文化帝国主义愈演愈烈,艺术、影视和时尚所表达的西方价值观无所不在,以至于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依然是国家身份的保持。该学者旨在说明(     
A.捍卫文化主权的重要性B.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C.警惕西方价值的虚伪性D.重视文化交流的开放性
2023-05-28更新 | 408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东亚在实现高速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共同之处,国家努力保持发展中的较高程度的政治稳定,增强社会的内聚力制定维护主权与独立的工业化计划,采取保护民族经济政策,以强制的劳工政策调整公私的利益冲突,保证社会公平与福利等。在东亚的重新崛起中,儒家的“行仁政”的思想、家族本位思想与家族伦理秩序、重视教育与机会均等的教育思想扮演了有利于现代化的因素。甚至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儒教伦理”在东亚现代化中扮演的角色比新教伦理在欧洲所起的作用还要大。

——摘编自罗荣渠《东亚跨世纪的变革与重新崛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东亚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启示。
6 . “亚非拉的第二次全球革命浪潮是从1939年开始的,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革命所推动的,大大超过第一次革命浪潮的广度和深度。”亚非拉出现第二次革命浪潮的主要影响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B.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C.使第三世界迅速摆脱落后状态D.建成了平等的国际新秩序
2023-05-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