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它最初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发现,后成为英国人的战利品,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摘编自(英)尼尔《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材料二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1875年,英国通过购买运河股票,从经济上控制了运河.1882年、英国通过战争把埃及变成了自己实际控制的殖民地③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仍控制运河.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运河主权,英军在美苏干涉下被迫撤离运河区.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塞塔石碑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2)英国前首相艾德礼曾宣称:大英帝国是在没有外来压力下,自愿放弃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他们。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并提出应对建议。
2023-07-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棉花产业发展编年简史

(1)古代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中世纪时,许多欧洲人想象棉花是植物和动物的混合——一种“植物绵羊”。

(2)宋代,棉花由海路传入内地并在南方推广;元朝,在农村广为普及,松江府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到1433年,中国臣民可以用棉花抵税。《天工开物》中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室,十室必有”。

(3)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5001760年间,大约500万非洲奴隶被贩卖到新世界的种植园中去工作。

(4)1750年,中国棉花产量约15亿磅,仅次于印度,占世界第二。

(5)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812年,利物浦出现棉花期货交易,英国成为世界棉花网络中心。

(6)

(7)1889年,由李鸿章主持筹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投产,是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1899年,张謇在南通投产大生纱厂。

(8)2012年,中国的工厂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世界原棉产量的43%(亚洲占82.2%),而北美和西欧仅分别使用全球棉花产量的4.2%0.7%200多年后,全球棉花的大部分使用再次集中在1780年以前的棉花产业中心地带。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3

阅读上述关于棉花产业发展编年简史,提取相互关联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3 . 有学者指出:“今天第三世界的积贫积弱、经济依附、社会畸形、文化落后以及各国内部和相互间不断发生的教派纷争、种族屠杀、边界战争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是殖民统治留下的创伤。”在此,该学者(     
A.采用了二重证据法B.做出了历史解释
C.选用了多类型史料D.坚持了辩证思维
2023-07-21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成功可归功于三点:一,它采取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二,对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之一。三,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世界公认。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来自欧美日等地7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

——《新加坡模式的崛起》

史料二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不会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往往与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关联。现今,我们应发展绿色工业,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可再生能源,用更少的资源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发展中国家模式的新探索》


(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加坡崛起的两个重要因素。
(2)根据史料二,概括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有何新的探索?
2022-10-07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3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地理位置上,坦桑尼亚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前线阵地。赞比亚与坦桑尼亚领导人商议要修建一条连接两国铜矿区到出海口的铁路。最初,坦赞两国将援助的希望寄予西方国家和苏联,然而,西方的冷淡和苏联的拒绝使坦桑尼亚很快转向中国寻求帮助。1965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高屋建瓴,决定答应援建坦赞铁路。1970~1975年,中国在国力不强的情况下,不仅向两国提供了约10亿人民币的无息贷款,还提供了价值数亿的设备,动用了5万余人次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参与建设。1975年,全长1860.5公里的坦赞铁路全线贯通。坦赞铁路被非洲人民称为自由之路友谊之路,成为中非友好的历史见证。

——摘编自外交部《中非关系史上的丰碑——援建坦赞铁路亲历者的讲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什么欧洲在19世纪后期的大扩张应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呢?……因为帝国主义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罗马人就是帝国主义的。它们征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近东,并统治那些地区达数世纪之久。……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欧洲的生气勃勃的经济开始以各种方式包围和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工业化的欧洲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获得原料来源和市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主义转向新殖民主义。列强在放弃直接政治统治的过程中,软硬兼施,通过扶植亲西方的“温和派”上台、参与独立国家宪法起草、订立各种条约协议等方式间接控制新生国家,极力架空这些国家的主权……二战后新兴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投资乏力,西方国家竭尽全力编织一张遏制发展中国家资金链的大网,将其围困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以传教士为先锋,企图改造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人民的宗教信仰,从文化价值层面进行深度渗透。殖民者秉持“白人优越感”,心怀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竭力在各殖民地推广西方语言,进行西化教育,西方逐渐在不发达国家培养出一代代蔑视本土文明、缺乏文化自信、心仪资本主义文明的“新精英阶层”。可以预料,随着时间推移,新殖民主义还将披上其他外衣。只要资本主义不灭亡,新殖民主义就有生存土壤,新殖民主义就不会消亡。

——摘编自毕健康《新殖民主义之“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后期欧洲出现“新帝国主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帝国主义”与“新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手段的共通之处,并谈谈如何应对“新殖民主义”。
2024-05-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2023年1月,美国财长耶伦访问非洲国家期间,要求赞比亚按照美国要求重组国家债务,以获得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赞比亚境遇在非洲国家广泛存在。这说明(     
A.殖民主义思维仍未终结B.全球财富分配两极分化
C.美非积极构建共同价值D.IMF促进非洲社会发展
2024-05-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二战后,在无奈的殖民“撤退”和向新殖民主义转变中,西方列强不顾地理、民族、自然资源、经济构成和发展需要,人为地将之分割成众多小国,或反其道而行之,把民族、宗教矛盾交织的几块殖民地合并为一个国家。这些做法意在(     
A.扩大经济控制B.加强价值渗透C.侵蚀国家主权D.设置话语陷阱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1976年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关于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会议》中,与会的首脑们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农业产品和其他农业商业产品以实际价值计算的价格不稳定、不同意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表示谴责。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旨在(     

A.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B.满足于当前经济合作发展
C.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D.要求建立合理的经济秩序
2023-03-21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