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中国热”,即羡慕、热爱和崇拜中国文化,乃至仿制中国物品的文化现象。当时的上流社会将喝中国茶、穿中国丝绸的衣服、坐中国轿、建中国庭院、讲中国故事作为一件使命和风尚。此外,如伏尔泰等学者更是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将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提出“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你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并指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则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

——摘编自张西平《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16~18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对欧洲的影响再研究》

材料二   和法国、德国相比,英国的“中国热”在18世纪呈现由“早退”的现象,虽然此时英国民间的“中国热”仍在持续,但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却在降低,如英国学者斯当东曾说:“中国政治制度上没有代议制性质的机构来帮助、限制和监督皇权。”亚当•斯密则指出:“许久以来,他(中国)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此外,他们对中国的研究也开始有意识地与开拓海外市场的经济动机紧密相连。

——摘编自严建强《欧洲“中国热"中的英国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18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中国热”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中国热”出现“早退”的原因。
2023-06-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临淮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君主不愿按传统习俗行事,更愿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一种新的精神来处理事务,并且热衷于变革。随着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国家结构发生变化,宫廷生活变得更加活跃,人们愈发重视宣传宫廷礼仪。宫廷不仅是政治活动中心,还是资助文艺活动的场所,在这里产生了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16世纪以来,因为作家和诗人都乐于表现祖先和君主们的丰功伟绩,所以他们也就享有了能够接触丰富档案资料的特权。诗人们为了获得君主授予的桂冠,常常将他们描写得十分伟大。在外交文书上,君主注重形式的完美,便越来越多地雇用人文主义者担任文书长,让他们使用规范的拉丁文书写公文,且讲究修辞。

——摘编自李玉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二   审判查理一世前后,英国君主形象经历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尽管审判查理一世后,君主形象又一定程度上复归神圣,但这也无法改变统治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的事实。君主权威从神授和不可分割,彻底转变为“王在议会”的混合君权观和大众主权观,确保了英国人从中世纪就享有的“自由”。英国君权观的变化与对查理一世的审判是相互作用的。新君权观为审判查理一世提供了理论武器,反过来,审判查理一世践行了新君权观,并提出了君主在英国拥有合法性的新标准,巩固了君主在英国政治文化中的地位。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宫廷生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新君权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本主义”是理解现代性的核心概念,追溯其历史对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变化具有重要义。资本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讨论和定义至今都有重大影响。在前所未有的技术和财富创造能力背后,马克思看到人类生而有之的贪婪本性。资本主义制度使致富的欲望和才干得以发挥到极致。资本家通过压迫和剥削劳工阶层追逐利润。列宁则认为,借助政治权力的垄断才是资本主义的真谛所在。

——摘编自【德】于尔根·科卡《资本主义简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运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经济政策影响社会发展

16世纪,在寻求繁荣富强的过程中,英国政府具有极大的干预国家经济运行的权力。国王通过向进口产品征税、减免本国产品出口税,禁止金银出口等手段打击外商,扶植本国商人,促进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在对外贸易中实行特许制度,国王向商人集团颁发特许状,相继支持成立莫斯科公司、东印度公司等海外贸易公司或殖民公司。商业公司的活动,使英国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长,英国的呢绒出口市场开始扩大到世界范围。政府也从殖民地产品的转口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关税收入。

——摘编自王丽庆《近代英国重商主义的兴盛与主要政策》


(1)依据材料,概括16世纪英国经济政策的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制定殖产兴业政策,动用国库资金,从欧美国家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大力兴办铁路、矿山和加工制造等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官办工矿企业。1875年后,政策重点逐步转移。明治政府以极低的价格和无息长期、分期支付的办法,将大批国营企业出售给民营资本家。同时,还采取巨额补贴、进口优先、发放大笔企业贷款及减免企业税和出口关税等办法,为民间资本的发展打开方便之门。这使私人资本主义飞速发展,也使日本真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产业革命初步完成,初步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摘编自顾红飞《明治时期日本殖产兴业政策及其演变》


(2)依据材料指出日本殖产兴业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19281940年苏联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对比表

19281940增幅
钢(万吨)425.11831.7326%
煤炭(万吨)355116592.3368%
石油(万吨)11603110168%
棉织品(亿米)26.7839.5448%
谷物(万吨)7330956431%
(3)依据材料概括1928-1940年苏联经济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二战后,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五六十年代经济快速增长。但至7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失业率达到影响社会安定的高点,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经济衰退也呈持续性。面对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的双重威胁,里根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政策鼓励私人部门的发展,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里根总统认为:凡是私人部门能承当的,应当留给个人负责;政府需要发挥作用的领域应当仅仅限于私人无法承担的职能,例如国防方面等。

——摘编自叶振勇《从美国大萧条及滞胀时期的经济政策论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取向》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5 . 【证券市场与英国社会转型】

材料   从17世纪晚期开始,证券市场引发英国社会上的大讨论。证券市场初兴时,市场波动频繁,当时人们对证券市场的机制并不了解,每当证券市场出现周期波动特别是市场陷入衰退就会引发人民的争论,加之当时的证券市场上,通过投机、欺诈和操纵等各种弄虚作假的手段来牟取暴利的行为的确广泛存在,这种现象自然会引发社会各界的批评。此外,证券市场牵涉到当时两大利益集团的政治斗争。代表商人和金融家集团的利益辉格党,乐见金融转型,而代表土地地主利益集团的托利党认为金融革命不但让资本从土地和商业转投国债,影响了土地的价格和商业的投资率,而且让地主和商人的借贷成本更高。

随着讨论的深入,英国人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认清了证券市场的金融功能,它让政府和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能以最小的代价筹集到资金,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投资。此外,投资于英国国债的外国资本从1723-1724年的不到10%上升到1750年的近20%,筹集大规模资本投资于某一生产领域已经相当普遍,从1694年到1773年,共有17次立法动议限制证券市场发展,其中1697和1734年通过的此类立法,为以后的证券市场监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

——摘编自李新宽《近代英国社会关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大讨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证券市场大争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简析证券市场大争论的意义。
2023-06-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政治妥协已经普遍广泛地应用在解决国际争端当中。因此,我们只有全面地把握和利用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出政治妥协的真正意义,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在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当中,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就可以利用政治协有效和平地解决问题,促进国家政治体系的健康运行。

——摘编自中国(南方)学术网《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11-01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7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权力。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税,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摘编自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征税等一系列国家主权权力,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其余宪法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近代的民主制度,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英国通过7世纪革命,成功建立起合当时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后,不仅摆脱了对英国的依附关系,而且确立起符合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利益的民主共和制度,新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创立了,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虽然英、美两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政治体制,但是,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缔造的“新的体制”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回答“国家的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并指出美国的政体。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英国革命呈现高涨之势,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思想和理论不断涌现。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以社会为中心的统治观念盛行。这种社会中心观念认为,社会政治权力的唯一来源一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社会的同意,并受到社会立法的制约:在英国,议会作为社会的代表无疑拥有至上的权力,是法律的真正制定者,因此,国王应演受到议会的限制。到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胡宁《试析英国宪政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材料二   在英国,议会至上,议会对内阁、法院有较强的监督权:美国实行典型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模式。英国的大选是指议会下议院议员的选举:在大选中,美国绝大多数州和首都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在一州或首都获得选民票最多者获得该州或首都所有选举人票。赢得270张或以上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即获得选举胜利,而当选的总统所在的政党就是国家的执政党;英国的两个党都具有不同的选民基础,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成为行政首脑,组织内阁,既掌握行政权,又掌握立法权。由此可知,英、美两国主要都采用两院制,即立法机关由上议院和下议院两个团体组成,共同行使议会职权。

——摘编自韩玮《英美的政治制度比较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该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美政治体制的异同。
2022-07-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和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谈到西方的政治制度,一些人常常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西方当代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后新建立起来的,另一个是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都是一种模式。其实西方的政治制度虽然都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但各国在它们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本国的特点,例如,西方各国虽然都有议会,但各国议员的产生办法、议会的职权、议会的议事程序、议会内部的组织都是各有其特点的,而且差异往往很大。美国的国会两院与英国的国会两院就极不相同,美国的参院不能等同于英国的上院,美国的总统与英国的首相也很不相同。就总统制的国家而言,美国不同于德国,德国不同于法国,法国不同于意大利。即便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的国王,也是英国不同于荷兰,荷兰不同于瑞典。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自行提炼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调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