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到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统治英国)初期,君主不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则摆脱君主控制而走向独立,责任内阁制形成的步伐大大加快了。这说明当时英国(     
A.君主权力急剧衰落B.责任内阁制已完善
C.议会渐成权力中心D.政党之间竞争激烈
2 . 英国民主制度中,英王虽然在政治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权力要么只能按法律和惯例行使或受到别人牵制,要么处于临朝不理政的地位;议会和内阁虽掌握实权,但是各自都有各自的职能,受到相应的制约。据此可知,英国民主制度(     
A.体现出“虚”“实”结合的特征B.具有行政与司法相统一的色彩
C.偏离了正常民主政治的轨道D.反映出国王与议会的权限不明
3 . 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陪审制显现出衰落的趋势,实施的空间正在被逐步缩减。虽然陪审制度面临种种指责和猜疑,但在英国民众的眼中,“由陪审团审判不仅是实现公正的手段,不仅是宪法的一个车轮,它还是象征自由永存的明灯”。这表明,陪审团制度(     
A.有利于对法官的监督B.具有制约国家权力的作用
C.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D.不能代表大众公共价值观
4 . 在近代英国,内阁除了对国家、政府进行行政上的领导外,还讨论决定其政党的方针政策、组织竞选宣言等,在下院和公众中,为其党的政策与行动进行宣传、解释和辩护等。由此可见,近代英国内阁(     
A.决定政党政治的发展B.行政权力的逐渐扩张
C.有权问责议员和阁臣D.对议会决策产生影响
5 . 1688年6月10日,詹姆斯二世之子降生,受天主教洗礼,这就意味着未来的英国国王将是天主教徒。詹姆斯二世所有的敌人都不愿这一可能成为现实。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此后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徒,国王必须在国会的同意之下才能够行使内政和外交权力。材料表明(     
A.宗教因素在英国政局变动过程中非常重要
B.天主教有利于英国国王加强专制统治
C.《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
D.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实质上是宗教斗争
2022-10-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百校联盟(名校联测)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982年马尔维纳斯群岛危机时,英同下院要求在星期六集会讨论危机事件,并要求立即出兵,内阁表示听从。这一事例表明,英国(     
A.议会掌握行政权B.内阁控制下议院
C.内阁对议会负责D.代议制度不健全
7 . 光荣革命后,根据英国的各种与宪政有关的文件,国王依然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立法机构的组成部分、法院首领、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等等。虽然法律规定的王权许多都不由英王本人行使,但英王无形中成了对现有政治权力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这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     
A.君主立宪制遭到了严重破坏B.逐渐形成了近代化政治传统
C.法律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D.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形同虚设
8 . 1784年,索姆·杰宁斯在《议会改革的思考》中提出,“英国宪法的优点在于她由国王、贵族、平民三种权力构成,彼此相互依靠。一旦一方独立于其他两方,它将必定独占全部权力,从而发生混乱”。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B.追求三权分立
C.责任内阁制尚需完善D.推崇混合政体
9 . 13世纪,英国《自由大宪章》和《牛津条例》分别确立了“王在法下”与“王在议会”的原则。从此,英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去寻找根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叛逆。及至近代,英国所进行的一切改革都是依据对于古代的尊崇,都根据类似的前例、权威和典范而小心翼翼地形成。这说明,近代英国(     
A.理想与现实的冲突B.利益分享的公平性
C.务实与妥协的传统D.政治体制的保守性
10 . “光荣革命”以后,国王对议会通过的法案不止一次地予以否决。据记载,威廉三世曾四次行使否决权,安娜女王在1707年也行使过一次。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B.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C.议会中心地位遭破坏D.国王逐渐控制了议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