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分封,把不同的姓族集团混合派遣到各地建国,移民队伍深入各地统治当地族群,经漫长融合相互了解,逐渐成为地域性的族群,取代了传统的氏族群体。据此可知,分封制度(     
A.削弱了周天子的统治B.强化了异姓的血缘联系
C.为诸侯叛乱埋下隐患D.具有同化异族的潜在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宅兹中国”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何尊中(图),其内底铭文提到周王决定在天下的中心(殷商遗民聚居区)营建东都洛邑。对此推断合理的是(     )
A.可以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B.铭文中的“中国”是指陕西地区
C.华夏文明开始获得周边民族认同D.营建东都有利于巩固周初的统治
3 . 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各地诸侯以为犬戎进攻,都带本部兵马急来救驾,诸侯们在得知无事后愤然而归。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该典故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西周统治尚能维持B.分封制趋于崩溃
C.中央集权统治强化D.周幽王昏庸腐败
4 . 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是一处大型西周早期诸侯国都邑城址,具有复杂的聚落形态、高等级墓葬、铸铜作坊,还出土了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珍贵文物。该遗址中还发现150字的甲骨文。材料说明
A.华夏文明渗透到西北边睡B.西北与内地贸易往来密切
C.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D.派官员直接管理西北地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王室直接管理的王畿地区是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在新征服的东方广大地区推行分封制,后来又推行到周的“北土”和“南土”。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将血缘和政治关系完全结合B.保障了对地方权力的制衡
C.有利于将西周势力范围扩大D.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

材料二   简单地说,秦汉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二级制,郡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郡之长官管理一郡之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其俸禄与中央九卿相当,为二千石,其地位也与九卿相等。县是低于郡的行政区,县之长官称为长或令,主要负责县内的赋税征收,兵源募集,政令及法令的推行,故县之长官也被称为“亲民之官”。郡的长官郡守(太守)、县的长官县令(长)都由国君直接任免,职位不能世袭,他们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统治权,遵循国家的法令,秉承国君的意旨行事。秦汉郡县制自创立以来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广,对秦汉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泽伟、范楚平《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到秦汉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