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远在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成了周的属国;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人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吴和越又开发了东南地区;而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南北方联系逐渐增强B.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建立
C.民族融合与交流加快D.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统治者把土地及居民分赐给诸侯,诸侯有权将封地内的土地和居民再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建立自己的官宦体系。各诸侯在享受特权的同时,必须臣服于周天子,定期朝贡。这样就以分封制为基础,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这意味着分封制下(     
A.封建等级思想影响深远B.周天子建立了集权统治
C.诸侯极易形成割据势力D.西周贵族集团等级森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尚书》记载:“(周公说)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周易》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由此可知(     
A.汤武革命推动了社会转型B.周统治者重视敬德安民
C.夏商亡于天命学说的泛滥D.夏商周王室都信奉天命
2022-08-20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时期,通过封建,同姓(姬姓)子弟建立起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成为周王朝的所谓“伯父”或“叔父”之国,至于同姓诸侯之间,则成为所谓“兄弟之国”。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本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B.与宗法制之间联系紧密
C.保障西周统治的长久性D.凝聚了族群间政治稳定
2022-07-07更新 | 649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2(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考证,商朝可辨别的方国有150余个,方国大多是聚族而居;西周共有71个诸侯国,诸侯国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他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这反映出(  )
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D.西周统治区域的扩大
6 .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
A.权力与地位B.吉祥美好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
2022-03-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7 . 周武王灭商以后将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古老氏族的后裔进行“褒封”,甚至连商纣王的儿子也被封,“以续殷祀”,而分封制度的真正实施则始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这反映出西周初期的制度构建(     )
A.旨在重构国家治理体系B.摒弃了武装殖民的方式
C.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D.确立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8 . 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下列体现其初衷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C.“事为之防,曲为之制”D.“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022-02-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某学者经制的《周朝主要地方封国的分布》示意图,这些封国或是建立在以前商人的要地上,或是位于华东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关键点上。这主要体现出西周分封制
A.以成周为中心分封B.扩大了中原文化影响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
2022-01-24更新 | 620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清朝学者顾栋高发现,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有二十个国家曾经迁移过:同一个国名,在不同时间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地方。有学者仔细地将这些国家的迁移记录画在地图上。几乎毫无例外,这些国家都是从比较接近宗周(今西安)或成周(今洛阳)的核心地区,逐步往外移。这主要反映了
A.兼并战争的激烈B.中央集权的强化C.统治范围的扩大D.宗法分封的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