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023-03-15更新 | 67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左传》记载,周公把“殷民”六族和七族以及方国“怀姓九宗”的贵族分别分配给鲁、卫、唐三国,使他们带着宗氏和分族,统率着所属奴隶,随从封君迁到封国,“职事”于封君。这一举措
A.标志着分封制度的确立B.促成了集权国家的建立
C.推动了周初的文化融合D.消弭了周初君臣的分歧
3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2019-12-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史料记载,周成王弟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山西,建立晋国,接受的指令是:必须尊重当地夏人的文化传统和土著戎人的风俗习惯。周公儿子伯禽被分封在鲁国,那是奄人的居地,鲁国就有“社”与“奄社”并存的现象。据此可推知,分封制的推行
A.促进了西周文化的多元化B.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
C.推动了王室直接管理地方D.加强了地方的自主性
2020-10-18更新 | 284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左传》中有“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的记载,《战国策》等书也有齐、秦等国试图从周天子手中夺鼎的记录,上述记载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政治难以为继B.西周王室权威动摇
C.分封体制走向瓦解D.诸侯纷争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史纲》记载:“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材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城邦制C.郡国并行制D.中央集权制
8 .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列国内乱,诸侯兼并D.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2017-11-20更新 | 200次组卷 | 46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记载,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材料说明春秋时期国君的来源主要是
A.天子的同姓亲族B.天子的姻亲妻党C.古王后裔D.殷商旧族
10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2016-11-27更新 | 359次组卷 | 5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十四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