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40次组卷 | 7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西周统治者克服了殷代“多邦并存”的分散倾向,由周邦统领庶邦,通过宗法、分封及世官等制度将周邦与天下多邦“合为一家”。这一做法(     
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强化了民众政治认同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指的是迫于武力臣服于商族的部族,这些部族接受商王的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西周的分封制则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相较而言,西周的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推动了文化认同D.淡化了血缘关系
4 .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023-03-15更新 | 67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王将自己家族子弟、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外服地区做诸侯,由这些人所率领的氏族,混合被征服地区的土著氏族,组成新的族体,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首领担任领导的格局。这一变化(     
A.有利于形成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削弱了周王室贵族的实力
C.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使礼乐文化成为族群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023-01-19更新 | 156次组卷 | 3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②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③“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8 . 《晚清七十年》中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史学界普遍认为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转型特征的是(     
A.由“传贤”转向“传子”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奴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D.专制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84次组卷 | 25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学程(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2-05-06更新 | 1100次组卷 | 7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