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60年,我国改革《兵役法》中关于每年在11月到次年2月定期征兵的规定,而分为夏季、冬季两次征兵,其中夏季主要征集城市中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分配不了工作的中专毕业生,以及社会青年、厂矿企业等单位的职工。我国城市征兵开始成规模实施。这一变化(     
A.源于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出于开展三线建设的现实需要
C.-加速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D.意在缓解经济困难引发的压力
2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说:“我们可以有几条路前进,比较一下,要选一条比较合理、正确的路线。”下列各项属于“比较合理、正确的路线”的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
3 . 1956—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曾发生过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样的“左”倾错误。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概括为(       
A.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D.社会主义建设在创新中引领潮流
4 . 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侯永禄是陕西合阳的一位普通农民,1958年8月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和雷文现去双王乡八里店看了植棉能手张秋香的棉花。棉株已有5尺高,每株已长出了十七八个棉桃。每亩4700株棉花,标牌上的指标却竟是亩产籽棉7600斤,真惊人!”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进行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文化大革命
6 . 杨奎松教授把“大跃进”发动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你认为“民族悲情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近百年的屈辱发展历程
B.中美关系的破裂,美国对中国实施积极封锁
C.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
D.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
7 . 下图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工业水平超越英国
B.反映广大人民改变我国工业化落后面貌的愿望
C.“大跃进”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D.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中共八大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2019-07-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58年某领导到一农村视察,当地党委书记向领导汇报说他们的早稻达到了亩产三万多斤。该领导听后说:“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下深耕,还能多打些。”该材料反映出产生浮夸风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B.过分夸大了主观意识的作用
C.人们急于求成
D.干部的官僚作风和追求政绩
2019-06-0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
D.一五计划
2019-06-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10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全国应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这表明
A.左倾错误蔓延到教育
B.新中国教育成就突出
C.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
D.教育革命助推经济发展
2019-06-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