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1958年,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不久,禁止从农村招工的政策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这一变化
A.导致农业集体化运动严重受阻
B.适应“大跃进”的需要
C.利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
D.导致城乡差别缩小
2 . 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
3 . 1958年10月,中国成立了代号为“581”(意为1958年的第一号重大任务)小组的以人造卫星和火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机构,并提出要在1959年国庆节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送入太空的设想。
这一设想
A.代表了中国最前沿技术水平B.揭开了中国空间时代的序幕
C.表明新中国科技有巨大进步D.受到当时“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4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B.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5 . 如图是1958年《人民日报》的其中一期内容,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民劳动热情高涨D.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2022-08-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7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都曾犯过严重的错误,但每一次在关键时刻都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解决这些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1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   193042日,李立三同志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兵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早在建国初期,特别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再三指示全党,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方面和技术革命方面来。……后来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工作指导上发生了一些缺点和错误,也妨碍了党的工作中心转变的完成。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四   邓小平说: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比较快地先富起来,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思想解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的革命道路主张;根据民主革命的实践来评价毛泽东主张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指导思想变化。
(3)材料四中“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在农村中的表现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有什么转变?
8 . 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漫画》杂志的某一期封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棉花种植获得大丰收
B.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
C.契合了当时的形势需要
D.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9 . 少奇同志在发言中也承认毛主席的先见之明,在谈到“一平二调”时,他说:“否认社会主义阶段的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混淆起来,甚至认为平均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这是极端错误的,是同人民的利益根本抵触的。毛泽东同志说,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在分配和交换的问题上,在拟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时候,都不能忘记毛泽东同志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一论述说明(     
A.反映大跃进、人民公社以来经济上出现了一些错误
B.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与消费之间如何正确处理
C.建国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
D.改革开放时期中央要求打破平均主义
2024-03-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历史试题
10 . 1957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曾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更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观点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B.该观点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该观点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D.该观点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