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下面是1960年和1961年我国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提高率变化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全国统购价格平均提高率
1960年2.6%
1961年25.3%

A.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B.对国民经济的比例进行了调整
C.加大了对工业建设的资金投入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
1956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体制会议,检查中央集权过多的问题
1960年冬党中央确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经济管理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

综合上表可知,在此期间,中国
A.试图摆脱原有经济模式的束缚
B.努力探索国民经济体制改革
C.初步解决运用市场机制的问题
D.逐步加大力度干预经济发展
3 . 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召开时间会议类型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
1961.3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人民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
1961.8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会议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
1961.10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B.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
C.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
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4 . 下图数据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关于图中①、②两个阶段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①段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B.农民失得土地所有权促使②段农业生产发展
C.①②段农业生产的提高都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D.①②段农业生产提高都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5 .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实行二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一规定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纠正了左倾错误
C.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D.克服了平均主义
2018-04-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20世纪50年代,杭州农产品公司根据公司营运情况,对股息红利和单位股值进行了调整:杭州农产品公司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调整表
时间股息红利(元)单位股值(元)
1953年12月1日0.03110980.27
1955年4月1日0.03268980.40

以上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开展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018-07-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7 . 196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完成派购任务后的第二类和第三类物资,允许公社社员个人在农村集市上出售,可以自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此规定是为了
A.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
B.缓和计划与市场经济之间矛盾
C.运用新机制调节农民经济生活
D.彻底纠正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8 . 1954~1959年,我国国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30%以上,迁移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1960年迁移率达50%,但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城市。这一变化是由于
A.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B.工业化进程的受挫
C.户籍管理制度变化
D.计划经济体制松动
9 . 1959年中央在《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中提出,允许社员有“小自由”,1960年再次强调“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此规定的提出
A.旨在促进工业化建设速度
B.有利于缓解农村经济困难
C.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加强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实施“一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019-08-14更新 | 19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0年重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