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仅一周的时间,埃及全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罢工和骚乱,铁路和电话线路被切断,出租车司机拒绝载客,律师也表示不会出现在庭审现场,农民也走上街头打出支持华夫脱党、要求独立的标语。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扎格鲁尔领导埃及军民反抗英国B.非洲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政党
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瓦解D.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昨日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历史试卷
2 . 下列①②③④分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四次会议报告中的新词汇。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①“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②“改革”“对外开放”
③“科学发展观”             ④“三个代表”
A.②①④③B.③②④①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四)历史试题
3 . 1789年安南国王派遣使者进京朝贡,广西巡抚孙永清安排该使者先在广西暂住等候,直到一个月后乾隆皇帝的谕旨送达,他才奉旨送使者进京,结果该使者未能赶上北京城里上元节的盛大庆典。乾隆皇帝为此恼怒不已,批评孙永清过于拘泥糊涂,重罚了他两年俸禄。皇帝震怒主要出于(     
A.重视中国主权B.专制权威受挑战C.痛恨官僚作风D.天朝上国的心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公元537年完工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因在平面十字形建筑上方建造巨大的圆形穹顶而闻名于世,是拜占庭建筑代表。而它的建筑形制深受古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建筑的影响(见下图)。由此可见(     

A.基督教文化起源于拜占庭B.东西方文化交汇影响了建筑形制
C.古罗马文化源于东方文明D.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决定建筑风格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6 . 近年考古发现,在今四川彭县和新繁、江西和湖南的一些地方以及吉林的土城子、下洼子等地均发现西周时期的青铜刀、矛、斧、镞以及陶鬲、石镰、卜骨等器物,其形制和中原地区的西周遗物极为相似。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促进技术交流B.中原文明的辐射力较强
C.礼乐制度得到周边认同D.统治者加强对南方控制
7日内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汉昭帝时,朝廷组织召开关于现行经济政策的辩论大会,其中心议题是“民所疾苦,教化之要”。会上,贤良文学之士指责均输、酒榷等政策“与民争利”,并导致民风败化,把官营工商业视为民众疾苦的根源,主张抑制官营工商业。这次会议的召开(     
A.反映出盐铁官营政策存在着明显缺陷B.意在宣扬统治者的学术包容胸襟
C.体现出国家对汉武帝治理政策的反思D.说明汉朝君主开始具备民本思想
7日内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据统计,1882年德国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比重为30.8%,到1907年增加到46.5%;在工业和采矿业中,1882年女性劳动力的数量约是113万人,到1907年则超过了210万。上述变化(     
A.表明妇女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B.源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C.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结果D.为德国的统一奠定基础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猜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尽管不认同英国诽谤其同胞的行为,但他制止了任何印度人对英国规则的言语攻击,甚至帮助英国招募士兵。其做法体现出(       
A.非暴力斗争方式的缺陷B.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国大党与英国联系密切D.甘地独特的斗争哲学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先驱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认为民权、主权这些权利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是由贵族政权所赋予的。他否定卢梭的“公共意志”,摒弃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念,将自己视为人民主权的化身。米兰达意在(       
A.强化民族国家意识B.构建民主共和框架下政体
C.消弭民众反抗情绪D.对启蒙思想的本土化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