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1960年7~8月.中共中央在北藏河召开工作会议,确定了压缩基本建设战线,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等举措。这些举措的实质是
A.改变了中共八大的决策B.纠正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推动城镇地区就业形势的好转
2021-07-20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左”倾错误退出了历史舞台B.当时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 1961年3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食堂,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B.努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C.为实现“包产到户”作准备D.恢复适应农村的合作社
4 . 1962年6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农村人民工作条例》,确立“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土地权属模式。该模式的特点:第一,公社规模大为缩小,平均大约只有原来土地和人口的三分之一。第二,生产队是个大约有20户家庭、100人的组织,其规模和结构形式相当于过去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对当时的“左”倾错误进行彻底清算
B.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C.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已趋合理
D.对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进行局部调整
2021-05-14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5 . 1965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额已达657亿元,比1962年增加了50亿元,各种副食品和工业日用品供应充足,市场一派繁荣景象。中国出现这一“繁荣景象”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C.国民经济实行调整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6 .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已经解决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61年1月,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将国民经济计划调整为:钢产量由2300万吨降到2010万吨,煤炭产量由5.2亿吨降到4.25亿吨,施工的大中型项目比上年减少300个。结合下列表格,我们可知这次调整(  )
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年份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233.830.336.3

A.使 “左 ”倾错误得到根本纠正B.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使国民经济比例不再失调D.兼顾了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
2021-04-09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练0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曲折前进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图甲、图乙、图丙是中国现代三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依次判断三图相对应的时间段,说明依据。
9 . 下表是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体现了当时的财政收支变化情况。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
年份总收入(亿元)总支出(亿元)收支差额(亿元)
1959487.12543.17—56.05
1960572.29643.68—71.39
1961356.06356.09—0.03
1962313.55294.8818.67
1963342.25332.0510.20
A.“一五”计划的实施B.苏联加大了对华援助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D.八字方针的有效实行
10 . 下图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B.农业发展速度远超工业
C.国民经济重心实现转移D.我国已初步实现工业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