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部分,停办公共食堂。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又发文件强调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些做法
A.标志着“左”倾错误的结束B.终结了人民公社制度
C.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D.开启了包产到户的改革
2 . 1962年,国家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全国施工基建项目压缩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同1961年相比减少了40%;五月中央工作会议通过1962年计划指标,同196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下降47%,其中重工业下降57%,轻工业下降26%。这些做法
A.改变了国家的工业化战略B.导致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C.暂时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D.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
3 . 1961年4月,中国与加拿大签订了第一个小麦贸易协议;从1961年6月至1963年12月底中国共从加拿大购买了600万吨(价值约合3.62亿美元)的小麦。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B.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
C.保障工业化建设速度D.实现贸易的迅速增长
4 . 1956—-1966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下列史料中可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A.AB.BC.CD.D
2020-01-21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18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5 .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左”倾错误
B.缓解经济困难造成的严重损失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借国际形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6 .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一修正案
A.推动了经济结构改革B.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C.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19-12-01更新 | 26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9中国现代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2019-06-21更新 | 6062次组卷 | 8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部分中学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1962年的《关于几年来宣传口号的初步检查报告》,重点检查了1958、1959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包括“违反客观规律,助长了主观主义发展的错误口号”,“高指标、高任务,助长了‘浮夸风’的错误口号”等。这反映出国家
A.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彻底地否定了人民公社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败
D.纠正农村中的冒进倾向
2019-05-09更新 | 156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6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经济管理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重要物资由中央统一管理、分配;所有生产、基本建设等各项任务,都必须执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其意在
A.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B.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扭转国内经济困难局面
10 . 196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粮食、食油、棉花、水果和水产品的占有量分别为272公斤、5.1公斤、2.9公斤、4.5公斤和4.2公斤,基本上与1957年的水平相当。这说明
A.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形势
B.计划体制下农业未得到发展
C.集体化道路有力推动农业发展
D.“左“倾错误得到了彻底纠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