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962年,广东澄海县实行“包产到户,定产上交,超产奖励”的田间管理负责制,取得了大丰收,全省大部分生产队推广。不久省委明令各地停止试行“超产奖励制度”,说它“掌握不好容易变样”。这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遇挫折B.农村生产关系调整需要政策支持
C.农村生产结构调整任务艰难D.责任制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2022-01-08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2 . 下图的数据反映了

——摘编 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A.“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B.“大跃进”运动推动了工业高速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D.工业建设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理性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1年,中央“商业四十条”规定:继续发扬小商小贩的经营特点,在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的组织下,恢复货郎担子、串街、串乡、摆摊、送货上门、夜间售货等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又买又卖便利群众。该规定
A.旨在开展商业合作化运动B.推动商业向全民所有制过渡
C.有利于纠正“左”倾错误D.促使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2021-04-20更新 | 20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4 . 上如图的数据反映了
A.“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B.“大跃进”运动推动了工业高速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D.工业建设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理性
2021-04-1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1960年刘少奇在一次谈话中提出了他的“堵漏洞理论”,该理论清楚地表达了三层意思:一、社会主义经济有漏洞;二、资产阶级堵漏洞是好事;三、社会主义要与资产阶级竞争,一道来堵漏洞,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完善。这说明社会主义经济的完善
A.要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B.应坚持用行政命令的办法
C.亟需增强国有企业活力D.务必要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6 . 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商业四十条”明确指出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的三条渠道,积极恢复已撤销或合并的供销社、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同时,有领导的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一规定
A.缓解了市场供应紧张状态B.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C.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性D.取消了个体经营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1961年开始,中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到1965年,全国共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大城市数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这种现象
A.终止了人民公社运动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加速“左”倾错误的发展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2020·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

时期

基本建设投资额(亿元)

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一五”时期

41.83

37.47

212.79

7.1

6.4

36.1

“二五”时期

135.71

76.59

651.71

11.3

6.4

54.0

“1963─1965”

74.46

16.47

193.71

17.7

3.9

45.9

“三五”时期

104.27

42.62

498.89

10.7

4.4

51.1


上表说明当时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针时,着眼于处理
A.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B.农民利益与工人利益的关系
C.沿海建设与内地建设的关系D.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2020-03-16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网3月第二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考试版)
2020·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1962年年度计划中,陈云提出把重工业指标和基本建设规模压缩到农业生产可以承受的程度,要优先安排农业生产和市场消费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他要求着力恢复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这一举措
A.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B.使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均衡发展
C.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D.反映出国家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2020-03-06更新 | 85次组卷 | 6卷引用:文科综合-学科网3月第一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
10 . 1960年8月,中国领导人提出了逐步恢复1958年中断的中日贸易,11月签订了中日民间贸易协定,1961年中日贸易逐步恢复。中国领导人甚至认真考虑了签订协议,从美国进口粮食的问题。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谋求同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B.追求外交工作的独立自主
C.内部环境影响对外决策的制定
D.国家利益与美日趋于一致
2019-05-1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黉门云”高考等值试卷★预测卷(全国Ⅱ卷) 文科综合 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